紫外线(UV)是日光中引起皮肤病的最主要的光线,分为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以及短波紫外线,其中UVA和UVB是引起光敏性皮肤病的主要作用的光谱。UVA波长长,可穿过表皮作用于真皮浅层,会导致皮肤晒黑、松弛、产生皱纹,是皮肤光老化的首要元凶;而UVB只能达到表皮,可引起皮肤灼热红肿和色素沉着。所以,日常所说的防晒,主要“防”的就是UVA、UVB。

物理防晒

物理防晒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钛和氧化锌,这些成分在肌肤表层形成一层防护膜,当太阳光照射到二氧化钛或氧化锌的表面时,这些细微颗粒物可以反射紫外线,从而减少吸收,达到防晒目的。优点:安全性高、稳定性好、比较温和,即涂即防晒,无需等待,反射紫外线时间长。缺点:质地稍显厚重,油腻泛白,后续不易叠加底妆产品,且可能会堵塞毛孔引发痘痘粉刺等问题。适合敏感肌。化学防晒常见的化学防晒成分有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吸收UVB)、丁甲基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吸收UVA)等。化学防晒通过吸收有害的紫外线实现而实现防晒,由于化学防晒剂分子会被皮肤吸收,因此吸收紫外线的过程发生在皮肤内部,并由人体代谢而清除。优点:质地轻薄不粘腻缺点:光稳定性不佳,长时间日晒下,需要反复补涂。化学防晒剂需要在出门前30分钟左右涂抹,才能发挥防晒效果。适合油性肌肤。物化结合

市场上很多物化结合的防晒霜,集合了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的优点,清爽不油腻,不厚重,不泛白,适合大多数人群使用。

防晒产品标识的SPF值和PA等级是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按照2mg/cm2的用量测试得到的结果,因此在日常使用防晒化妆品时,用量达到2mg/cm2,才能起到防晒产品标签标注的保护作用。例如面部,一般的防晒化妆品大概需要取约一元硬币大小的量才能满足要求;如果防晒产品质地比较稀薄,取的量还要多于一元硬币大小。一般建议在基础护肤程序后使用防晒产品,然后再使用彩妆。为使防晒剂能够充分接触皮肤,提供最好的防护能力,最好在出门前15~30分钟涂抹。如果长时间在日光下暴露的话,建议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补涂,以保证持续的防晒效果。除了面部,其他裸露部位如脖子、耳朵、胳膊、小腿等若需要防护,也需涂抹防晒化妆品。

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pz/7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