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寄猪圈岩茶塞冰箱,绿茶晒太阳,六大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收到茶友晒的照片,好大一只紫砂的罐子,留言说,以后,这里就是你家白茶的家了! 好漂亮的一只大紫砂罐,可是,可是,村姑陈还是狠心地拒绝了。 因为白茶怕潮,怕湿,喜阴,喜干。 要是放在这样的罐子里,怕是三个月之后,茶就变味了。 对人来说,再漂亮的房子,如果不适合自己,也不是好房子。 对茶来说,再漂亮的罐子,若通风透气还容易受潮,一定不是安居乐业之地。 关于白茶的储存,村姑陈早已总结过七字真言:避光、干燥、无异味。 白茶喜干,一定要存放在多层密封的纸箱子里。 白茶怕窜味,一定要用箱子与外界隔绝,箱子用透明胶封紧。 白茶怕潮,存茶的房间,一定要干燥,最好朝南,向阳。但箱子绝对不能被阳光直射。 其实,茶类的储存,不但是白茶,像普洱,绿茶,武夷岩茶,它们的储存,都是大学问。 如果在购买的时候,没有认真询问过卖家如何饮用,如何储存,真的是会闹出许多笑话来。 储存茶叶的笑话之一: 普洱存在猪圈里 村姑陈有一个朋友,很喜欢喝普洱。 有一年,他去云南旅游,专门去了普洱。专门去了农家,看茶农如何做茶,收茶。 看完回来,他说,要把自己的生普放在厨房里。 啊?你要用普洱茶炒菜吃?龙井炒虾仁,普洱难道要去红烧肉? 村姑陈的脑洞还没来得及大开,朋友早就揭开了谜底:生普转化慢,要想早点喝到熟普,茶农说,可以放在潮湿的闷热的地方,让它点发酵。 那为什么要放在厨房里? 朋友说,我家里只有厨房温度最高! 呃,想想要是真把这普洱放进去了,一个月之后,就能喝到红烧肉味道的普洱,或者炸带鱼味道的普洱,简直比黑暗料理还黑暗。 村姑陈把自己的想象告诉了朋友,朋友鄙视地说,你太孤陋寡闻了!我在云南的时候,还听说有人催熟普洱茶,把茶饼装起来,密封好,放在猪圈旁边,借助那里的高湿高温环境,让生普熟化成熟普呢。 用这种方式,可以提早3年喝到好茶。 一番话,吓得村姑陈差点把嘴里的茶全数吐出来。 此后再也没有去过这位朋友家喝茶。 没有那个勇气。 储存茶叶的笑话之二: 武夷岩茶放在冰箱里 村姑陈某次去一个省厅级的领导办公室喝茶。 原来在报社的时候,这位领导极照顾我,得空村姑陈就会去看望看望老领导,汇报一下近期的工作,得一些指点。 跟比自己年长的人多交流,就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那天去的时候,手里没拎茶。领导豪爽地说,没事,我这儿有茶。上次武夷山的朋友来,带了好多好茶。 然后,震惊的一幕发生了。 领导打开办公室的冰箱门,村姑陈眼尖地看到,整个冰箱,从最上排到最下排,整整齐齐,排满了用小泡袋包装好的岩茶。 可以想见,在10度的低温里,岩茶们正在艰难地呼吸,拼命抵抗着湿气。 领导热情地拿了一泡竹窠肉桂,说,他们说这个最好,今天给你品一品。 烧水泡茶,用的是武夷山的矿泉水。领导果真是个风雅的人。 橙红色的茶汤在玉瓷杯里,晶莹剔透,甚是好看。 村姑陈喝了一口,肉桂香极显,但香气明显没有竹窠山场的那种力量感。汤水也稍嫌轻薄一些。 在办公茶级别里,这泡存放于冰箱的茶,算是顶级的了。 但要放在竹窠的序列里来看,它还真的是算表现较差的。 看汤色,橙红明亮,光圈均匀,师傅做茶时,火功是极到位的,茶的火是吃透了的。 足火茶泡出来香气较弱,汤水稀薄,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没存放好。 岩茶是吃火的,它的存放要密封,避光,干燥,最怕受潮。 然而,这些竹窠肉桂住在冰箱里,天天又冷又湿,它不得风湿关节炎才怪。 就像一个炸鸡蛋,刚炸好是酥脆的,好香好好吃。但你把它放冰箱里半小时,再拿出来,咬一口,立刻变得绵软,失了那爽脆的口感。 储存茶叶的笑话之三: 绿茶受潮拿出去晒太阳 有一个朋友,去杭州开会,会议方组织去参观西溪湿地公园,去狮峰看龙井制作。看村姑们如何采茶炒茶。 朋友说,当时就从村姑手里买了好几斤龙井茶。 呃,你身体凉,又怕冷,你还敢喝绿茶?村姑陈特别不理解。 朋友说,你不懂,在那种情况下,不买都不好意思。当时大家都买了。 结果,买回来,却没喝——福建茶太多了,多的是人送武夷岩茶,福鼎白茶给他喝。 他千里迢迢带回来的绿茶就失宠了。 过了大半年才想起来那几斤价格不菲的绿茶,赶快打开,发现潮了。 怎么办? 他问了另一个朋友,据说是从会喝水开始就会喝茶的,告诉他,潮了你打开放太阳底下晒啊。 于是,在9月秋老虎的季节,村姑陈经过他家的院子,看到他的母上大人,正在晒他的绿茶。 拿了好几个大竹筛,架在凳子上,把绿茶摊得薄薄的,平铺在竹筛上,时不时还拿个筛子拔一拔,怕重叠的地方晒不干。 储存茶叶的笑话之四: 红茶潮了用电饭煲烘烤 李麻花有个开茶庄的朋友,店里有卖红茶。 某天,李麻花没地方去,就去蹭茶喝。 茶庄老板不在,她就自助了,自己烧水泡茶。 正好桌面上有一盒正山小种红茶,她这种懒人,也懒得找别的茶,就拆了一泡。 喝过一口,差点没让她吐出来。 一股发酵后又带霉酸菜的味道。 她拿起手机打给朋友,问,你这茶是什么茶?一股怪味。 朋友平静地说,哦,那是潮了的小种,我昨天刚拿电饭煲烘了2小时,本来打算今天尝一尝味道怎么样。既然你帮我尝了,那我就不用尝了。来,说说看,是什么味道? 李麻花愤怒地挂了电话。 正山小种红茶,是用马尾松炭焙火工艺做出来的。它喜欢干燥,怕潮湿。 若潮了,需要专业的制茶师复焙,蒸掉水分。 并不是家用电饭煲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ry/10148.html
- 上一篇文章: 暖心集结诸暨这个奶茶太火了双店同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