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后台有茶友留了消息,让麻花多开拓戏路。“文章里多讲点故事吧,你们平时喝茶时会聊很多。”好吧,那就满足列位看官们的八卦心。今天来聊陈茶,很多茶友都很关心。还是上礼拜那会,刚从武夷山回来的那位老朋友,他给我们带来了好多圈内新闻。老友在喝茶时说起,他最佳在武夷山喝茶时,好多茶农都会拿陈茶出来招待。年的肉桂,存了足足有5年的矮脚乌龙,当然还有些年份更高的茶。对武夷山的茶农们来说,他们本身有焙火的条件,可以复焙。再加上本身当地也有这样的习惯,自己留一点陈茶慢慢喝,量不会太多。遇上有客人来访,在私交比较好的时候,当然也会拿出来分享和招待。说白了,大家坐下来一起尝尝味道嘛。《2》咦,不是说岩茶陈茶的销路比较好吗?怎么不先卖掉呢?按老友的看法,他觉得对茶农们来说吧,新茶年年都产。季节一到,紧锣密鼓采茶、做茶、焙火。等到下半年,又要不停的销出新茶。销售的主力当然是放在新茶上,女大留成愁,那些往年的陈茶自然就被留下来的。特别是那些每种只剩两斤、三斤多、不到两斤的茶,达不到一定量,不好直接出手。这种零零散散的陈茶,结局通常是两种。一种是留着自己喝,用来招待客人。另一种是打堆在一起。如果全是肉桂,那么就将A肉桂、B肉桂、C肉桂等,合并同类项。当然,这些山场不同的茶,直接拼凑在一起肯定不适合。归堆的时候,还要简单的焙一下火。既是去除陈茶里的水汽,防止返青出酸,也是为了让火功更均匀一致。再然后,这些陈茶们改头换面,彻底以一种新的身份出现。在年份真实不作假,市面上年份比较高的岩茶,很多都是这样的情况。至于说,按那样方法做出来的陈茶究竟好喝与否。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3》按麻花看来,岩茶的陈茶不如新茶好喝。武夷岩茶的加工,很复杂。用时髦点的话形容岩茶的滋味,是“出道即巅峰”。普洱和白茶,它们能久存的价值,从喝茶本身的风味追求而言是越陈越好喝。但岩茶也是越放越好吗?那就未必了。岩茶的加工制作时,要揉捻,要焙火,剩给茶叶可供后期成长的空间很少。一泡色香味醇的岩茶,褪火完成后,进入茶生的高光时刻。后期陈放时间越久,风味的消耗越大。特别是存到一定的年限后,哪怕是原先起点再高的茶也会走下坡路。茶农们存在仓库里的陈茶,要复焙。每打一次焙都要成本,不便宜。关键吧,还会损耗好茶的风味和品相,每多焙一次,干茶条索就会碎一些。那些碎成沫沫的茶,没有品相,只能当特别低档的次品。高温的焙火,会损耗茶叶的芳香物质。一款存了多年,中间经历过复焙的岩茶,饱经沧桑和历练。到一定年限后,茶叶原本的内质,也会有逐渐被消磨的风险。但是吧,不复焙,又不行。按武夷岩茶的工艺而言,不好长期储存,容易返青。哪怕是将火功焙到特别高,后面在慢慢存放的时候,火也会逐渐的褪掉。茶叶作为草木之躯,本身没有带一点火气。放太久,岩茶条索内焙进入的火,又怎么能留得住?当条索内没了火,抛开返青与否的话题,这样喝起来一股子普洱味的陈茶,也不好喝吧。武夷岩茶靠焙火得来的独特风味,全散开了。再去喝茶,又还有什么意思嘛。《4》从岩茶的审评标准看,陈茶肯定没有新茶好。褪火完成,进入适饮阶段的新茶,香气滋味更能拿高分。一泡能评优的好茶,要有香有水。茶香上,要闻香三遍。第一次嗅香,审评香气是否正常,有没有杂异味。同时,区别品种香、地域香、工艺香。第二次嗅香,审评茶香的高低、粗细、强弱。那些茶香特别冲人的走水茶,往往会在这一环节落选。第三次嗅香,评岩茶香气的长短和持久度。话说,论茶香的精彩程度,新茶有很大的表现空间。至于阅尽千帆,饱经沧桑的陈茶,除了一股陈茶老茶的味道,香气上不占优势。再来看滋味。论好喝,还是得看风采正当时的新茶。岩茶的陈茶,除了偶尔尝鲜外,还不推荐平常饮用。按审评的方式喝茶,武夷岩茶的滋味要具有一定的浓、醇厚度。苦而不涩,浓而不苦,醇而带爽,厚而不涩,喉韵清冽,回甘持久。更关键的是,茶汤喝过后要体会回味的甘甜舒适度。反复的砸吧嘴感受,看看回味的优次。舒服的喝一泡茶,嘴巴里能留下干净、爽口的感觉很重要。论爽口程度,陈茶很容易被比下去。岩茶的老茶容易在“鲜味”和香气流失上,显得平淡,尝起来缺了点惊艳的感觉。从香气和滋味上,如果想追求一泡口感惊艳的茶,新茶会更好。老岩茶的风格,除了稳,就没有太多可圈可点处了。论饮用价值,论风味价值,岩茶还是喝新茶好。褪火后及时喝茶,才是正经事。对大部分茶友来说,没有必要追求陈茶。尝起来也没有特别好喝。成本大。踩坑的风险也大。《5》刻意存岩茶的老茶,不是光靠时间等就行。焙火后的岩茶,放太久会有返青的风险。返青,是武夷岩茶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存茶风险大,好茶早早落肚为安。将一款色香味醇的岩茶,折腾成老茶,首先它的本钱要很大。山场不好的茶,新茶不好喝,老茶更好喝。故而,如果立志要存老茶,那要选择好山场。先天出身论,对岩茶很重要,山场不过硬的茶,存到头来也没意思。特别是本身内质寡淡的平庸茶,放着放着,在逐渐的复焙消耗下,到最后的内质会更差再泡出来,就真的是一点不好喝了。其次,要选择好工艺。岩茶的工艺看点,在于做青和焙火。做青要做透,焙火也要焙透。从返青的风险而言,选足火的茶,可保存的时间更久一些。最后,要看储存情况。将岩茶存成老茶,保存条件肯定没有避光密封那么简单。要防潮、防异味、放跑气。独立泡袋包装的岩茶,存起来效果不好。如果是要玩茶,专门藏岩茶老茶,那当然是成箱、成罐装的茶,放起来效果更好。漫长的存茶之旅,要留意岩茶的储存情况,稍有不对劲的苗头就要及时复焙。要不然,到最后就白白浪费好茶。《6》岩茶陈茶的储存,话题一直很多。茶圈里,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是老茶的狂热粉丝。白茶、普洱要喝老茶,那岩茶也要喝老的好。茶比茶,有不同。按逻辑来看,这样的做法不太科学。简单的喝岩茶,喝它褪火后,风味最好最美的时候。享受到的香气滋味汤感最好。再放下去,存上三年、两年,说句实话存岩茶的成本太高了,不会划算的。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xz/11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