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白茶红茶普洱茶斗茶赛这么多,我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一天,李麻花从武夷山回来。 坐下来喝茶的功夫,她刷起朋友圈。 这一刷可不得了,十来条的新记录里,大约有八九条,是关于斗茶赛的。 而且,是不同的斗茶赛。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主办方,不同的名字。还有不同的奖金和不同的奖项。 呀,怎么现在这么多斗茶赛?她惊叫。 村姑陈俯过身去看了看,果然,这个季节,武夷山的斗茶赛多如牛毛。 “嗯,看来,武夷山现在流行斗茶。”我总结说。 李麻花跟其中的几位发斗茶赛信息的茶友聊了起来。 起初聊得苦大仇深,接着聊得风生水起,再接着眉飞色舞,最后居然哈哈大笑起来 我在一边,看着她的表情,只觉得像在看一部默剧。 卓别林大师开创的种片风。 只从表情就能演完一部剧情。 正在一边喝天心岩肉桂,一边观察李麻花,猜测此时剧情进展到哪一步的时候,李麻花突然放下手机,凑近来,问我,哎,你说我们要不要也办一场斗茶赛? “什么?办斗茶赛?” 这次轮到村姑陈尖叫起来。 《2》 半小时之后,我们俩都平静下来,安静地对坐着,继续喝天心岩肉桂。 但因为心里有事,难免喝得食不知味。 这时候就特别埋怨武夷山胡歌,没事做出这么耐泡的岩茶出来干嘛?泡到十二泡,仍然有味道,扔掉又可惜,不扔呢,又想尝一下新茶的味道了。 放下茶,我问对面坐着的,激动得两眼冒星星,又因为我的冷静而极力按捺,现在已经难受不已的李麻花,好,你说说看,如果我们组织一场斗茶赛,该怎么做? 李麻花惊叫,你同意了? 我说,你说说看,如果说得好,能打动我,我就同意。 她略微有些失望,不过又马上抬起头来,说,你相信我,办斗茶赛一定是名利双收的。 语罢,双眼又冒出了晶晶亮的星光来。 那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李麻花。 她清清嗓子,把我从一瞬间的恍惚里拉出来,说,那我就从头开始讲吧。 《3》 首先,我们要发布比赛的信息。 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发布出去,某信,网页,某度,某条,某音..... 由于我们的互联网属性,在这一块的成本,就省下来了。 朋友圈就靠人传人,信息的转发都是免费的。大平台就靠推荐,这个难度也不大。百度的SEO,是吃饭家伙,更不必提了。 这个活动由我们自己组织,那我们就自己冠名,这几十万的冠名费,就省掉了。 冠名之后,这活动宣传开来时,我们的知名度就会随着这次比赛信息的传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另外,对于我们小陈茶事的品牌美誉度,品牌实力,也会有一个极大的拉动和提升。 最起码我们可以冠名大型的线下活动了,我们不再是一个互联网品牌了,这对我们的落地也有好处,对我们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立体化,也是极有裨益的。 经此一赛之后,人家便不再把我们界定为一个互联网品牌了,也不再会认为我们是个小品牌了。 其实我们哪里是小品牌?我们有茶山有茶厂,不仅福鼎有武夷山也有,某宝上那些所谓的品牌,大多难以望我们的项背好吗?只是我们没做广告,人家便当我们是小品牌,真是委屈。 难道广告做得多就是大品牌? 好笑! 《4》 其次,我们要邀请业内的专家来担任评委。 比如某所长,某老师,某大师,某传承人,等等。 让这些说话极有分量的专家学者,来给我们的斗茶赛站台,无形中就拉高了我们比赛的水平和量级。 比如某运动会,邀请姚明来站台当评委,这运动会的规格立马就上去了。 邀请专家的费用,不能省。 毕竟专家们都是清流,平日收入来源单一,又要长期从事科研,经费开销肯定很大。 这种比赛,不仅可以让专家们走出办公室,多露露脸,还能让专家们与茶友零距离接触,分享专业的茶知识,让行业得到一定的科谱与规范,一举多得,岂不善哉?! “嗯,那你想要邀请谁?”我问她,想看她到底有没有细化过方案。 她说,浙大的王教授,我是第一个要请的,神交已经久,一直无缘得见。 第二个是陈老师,她老人家德高望重,压场是必须的。 第三个是所长,所长研究武夷岩茶多年,深入一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最到位的。 第四个是三刘一王,总要请来两个,否则如何称为重量级的斗茶赛呢? 第五个是互联网岩茶教母莹老师。 “啊,为什么要请她?”这次我是真惊吓到了。 李麻花振振有辞,莹老师在报社多年,跟各媒体的关系一直是杠杠的,并且,放眼互联网茶圈,现在大家能看到的关于茶叶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yf/11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思考中药中秋月圆论桂香
- 下一篇文章: 岩茶霸主坑涧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