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食药本草肉桂
肉桂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药材,用药历史悠久。肉桂,为樟科樟属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1]。《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51号),肉桂被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从古到今,肉桂便被众多医家所用,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属上品,称其为牧桂、菌桂,后在《唐本草》中最早发现肉桂这一名称[6]。《名医别录》中除牧桂、菌桂外,又另立“桂”条;《本草纲目》认为桂即牧桂,遂将二者合为一条。又云:“桂,即肉桂也。”可见牧桂、肉桂为同一物。此外,在《伤寒杂病论》、《药性赋》等多处典籍文献中均有记载。 肉桂的知识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主产于广西、广东。多于秋季剥取,阴干。因剥取部位及品质的不同而加工成多种规格,常见的有企边桂、板桂、油板桂等。本品香气浓烈特异,味甜、辣。以皮厚、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元。 1.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宫冷,腰膝冷痛 本品辛甘大热,能补火助阳,益阳消阴,作用温和持久,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 2.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 本品甘热助阳以补虚,辛热散寒以止痛,善去痼冷沉寒。治胸阳不振,寒邪内侵之胸痹心痛,可与附子、薤白等同用 3.冲任虚寒、寒凝血滞之痛经经闭,寒湿痹痛,阴疽流注 本品辛散温通,能行气血,通经脉,散寒止痛。治冲任虚寒,寒凝血滞之闭经、痛经,可与当归、川芎、小茴香等同用。 4.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 本品大热入肝肾,能使因下元虚衰所致上浮之虚阳回归故里,故曰引火归元。用治元阳亏虚,虚阳上浮所致的眩晕目赤、面赤、虚喘、汗出、心悸、失眠、脉微弱者,常与山茱萸、五味子、牡蛎等同用 此外,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者,在补益气血方中少量加入肉桂,有温运阳气以鼓舞气血生长之效,如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 肉桂日常使用 一,肉桂粥 材料:粳米60克、肉桂粉5克 做法: 1、将粳米淘洗干净,放砂锅里,加适量清水煮粥; 2、半熟时加入肉桂末煮熟即可。 功效:适于肾阳衰弱型前列腺肥大患者食用。 二,肉桂煮甜梨 材料:肉桂5克、梨2个、红糖适量。 做法; 梨洗净,削皮切块,肉桂捣碎; 适量清水下锅煮沸,将梨块、红糖及半份肉桂放入,文火煮15分钟,再将剩余肉桂放入稍煮即可。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三,肉桂红糖茶 肉桂3~6克,红糖12克,煎水喝,可治妇女产后腹痛。月经前用3克肉桂、9克山楂肉、30克红糖,煎水喝,可治月经来潮时腹胀痛。注意适量水煎煮三五分钟即可。 四,肉桂膏 桂皮6克,丁香6克,共研细末,放入膏药中,贴患儿肚脐,可治疗小儿腹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yf/11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要想卤菜吃起来香,有这八料加高汤,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