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经常会在留言区里,看到新手问题。

“正岩肉桂是茶叶的名字吗?”

“这个岩茶是不是过去都叫大红袍,现在改成了牛肉和马肉?”

“朋友送我一盒茶,里面有奇兰、水金龟、水仙、大红袍、肉桂,这些茶是怎么分的,看着好像都差不多,它们有什么关系?”

显然,这些都是0基础新手才会提出的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岩茶确实够复杂。

很多时候单单是茶名,就已经让很多新手茶客,看得云里雾里。

这该何解?

对策无他,多看多喝多琢磨吧。

逐一将这些基础困惑盘点起来,单就岩茶的名字,可以整出六连问。

马头岩

《2》

一、岩茶为什么叫岩茶?

概括看,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岩”这一前缀,奠定了岩茶的基础风格。

从字面上理解,可以将其理解为,将茶树种植在岩凹、岩缝、或者在风化岩的底部垒一圈石头,往里客土种茶。

武夷正岩地区,拥有独特的丹霞地貌,实地走一圈,处处可见巨大的风化岩。

马头岩

这些风化岩,是出产好茶的关键。

因为在自然流水、风力侵蚀下,可从风化岩身上剥落出不少粉尘碎屑物。

这些碎屑物里,含有特定养分物质,既疏松土壤,又富含营养。

可以让种在周围的茶树,获得丰沛的养分供应,形成汤水醇厚饱满的茶汤质感,饮之具有“岩韵”特征。

如果离开了这些风化岩,离开了特定地貌环境,那么,产出来的茶,根本就没有岩茶的独特风骨!

牛栏坑

《3》

二、牛肉、马肉、猴肉分别是什么?好端端的茶叶为何起怪名?

牛肉,全称牛栏坑肉桂。

马肉,全称马头岩肉桂。

猴肉,全称水帘洞肉桂。

这些通过简称得来的行话,清一色是产地名+茶树品种名的缩写。

就跟00后的网络缩写语那样,是特定群体心照不宣的暗号。

话说,肉桂不是一味香料吗,怎么又变成了茶?

牛栏坑

此肉桂,非卤料包里的肉桂。

岩茶里,肉桂之所以被人取名为肉桂,是因为它的香气特殊,具有类似桂皮的香气。

这股桂皮香,闻起来茶香辛锐,具有高辨识度。

为此,最初发现这款茶的茶农,干脆直接给它取了同名,称其为肉桂。

自牛栏坑肉桂大火之后,肉桂这一品种,在岩茶圈内风生水起。

各式各样的“肉”,陆续而来。

更有甚者,陆续有人组合出不同版本的“十二生肖肉”。

随着各式概念接踵而至,对不知内情的新手而言,乍一听难免要犯迷糊。

《4》

三、、、、,这些代号究竟是什么?

这些数字编号,属于新品种在正式市场化普及前的名字。

通常,有编号的岩茶,并非传统品种。

而是茶科所工作人员,陆续培育出来的新树种。

前文提到的是黄观音,是金牡丹,是紫红袍,是春兰。

话说,这些编号是怎么出来的。

这要从实验育种说起。

做一次育种实验,耗时长,成本大,通常会同时培育好几个新品种。

育种时,会进行实验编号。

选出优秀的种子选手后,再移植到更大的苗圃内,无性繁殖,普及推广。

以为例。

按惯例,与它同期培育的选手,有、、、,以及、、等,一路往下排。

因为这株的综合表现好,性状稳定,所以被保留下来,大面积推广。

而剩余的,全部被淘汰了。

面向市面推广时,为了便于宣传,会取上朗朗上口的中文名。

比如“黄观音”这个名字,有父本铁观音、母本黄旦结合之意。

对广大茶友来说,当你弄不清,这一连串看似天书般的数字编号,也无妨。

因为在推向市面时,还是以中文名为准!

牛栏坑肉桂

《5》

四、真假牛栏坑肉桂,只是名字上的差别?

曾看到这样的留言,对方在抬杠:

“即使不是真牛肉,也应该是相近的品质,何必在乎那个名称?”

翻译一下,按对方的理解,被人用于假冒牛肉的茶,品质应该还不错,风味相近,所以才被人拿去当成牛肉的替身。

说实话,按这样想,实在是低估了人性。

试问,既是做假,选什么样的茶不行?

这年头,能舍得用与牛肉山场相近的正岩肉桂去高仿,去做A货,已经是很舍得下料了。

更多的时候,别人只是单纯盗用了牛栏坑肉桂这个名字。

而往里面装入的茶,形形色色,来源根本不可考。

牛栏坑肉桂

有用焙过头,分辨不出山场特征和品种特征,进行造假的。

有用高香小品种,冒充牛肉的。

也有用外山茶,随便塞入牛肉泡袋,装入华丽包装里,等待别人买去送礼的。

还有……

总之,牛栏坑肉桂的造假情况,层出不穷。

既然如此,又怎能天真单纯地相信,只要这款茶敢叫这个名字,它就能拥有相似品质呢?

判断一款高端茶,用料究竟真不真,不能只看外在。

看香气、滋味、韵味的表现,才是重点。

如果它做不到,小口咽入一口茶后,唇齿留香,生津回甘以及喉间的沁凉回味持续七八分钟不淡。

那么,这说明它的功力太浅,实力不足,并非正主!

金奖大红袍

《6》

五、大红袍和岩茶,是什么关系?

现如今,大红袍是一个多义词。

其一,大红袍在历史上的单一的茶树品种名。

其二,大红袍可指代母树大红袍这一景点名。

其三,北斗、奇丹、小红袍、紫红袍等,是从大红袍茶树上扦插繁殖的二代。

其四,大红袍是商品名,泛指拼配大红袍。

最后,大红袍是岩茶里最高知名度的品种,为了便于宣传与推广,大红袍可以视为武夷岩茶的代称,所有的岩茶都可以叫大红袍。

金奖大红袍

了解过大红袍身上的多层概念后,才能更好理清岩茶与大红袍的关系。

对茶友们而言,当你买到一盒名为大红袍的岩茶时。

如果商家没有特意说明,那说明,这是典型的商品拼配茶。

在拼配时,没有统一要求,各家配方不一。

从中可以喝出,多种不同岩茶组合而成的混合茶味。

通常,香、水、韵兼备,综合表现突出的大红袍,实力并不弱!

《7》

六、我买了一泡名为“虎虎生威”的茶,请问它是岩茶吗?

呃,盲猜大概率是。

因为即将到来的农历年,是虎年。

岩茶里,类似虎虎生威、虎啸龙吟、虎啸风生等成语,是不少商家爱用的经典花名。

就像爆款的新生儿名字那样。

不过,判断一款茶是不是岩茶,不能只看花名。

因为按照国标要求,武夷岩茶的概念定义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得是武夷山本地出品。

其次,得按特定工艺加工,要做青+焙火。

最后,要实现特定的岩骨花香风味。

这三层前提,缺一不可。

如果你买到的岩茶,原料非武夷山所产。

那很显然,这肯定不是武夷岩茶!

《8》

岩茶的起名文化,说起来也很有意思。

好名字,犹如一张好名片,是极好的敲门砖。

就像肉桂的名字,天生就比水仙更有梗。

毕竟,从缩写来看,

牛肉、马肉,不正比鹰水、慧水,来得更具传播力么?

而有的茶,名字平平,没有遐想空间。

听起来不好玩,没有故事可讲。

但这丝毫不妨碍,它可以做成香气滋味出色的好茶。

喝岩茶,我们喝的是茶,而不是外在噱头。

一个有意思的茶名,可以为茶桌上增添谈资。

但回到实质,买到有香、有水、有韵味,又好喝又耐泡的好茶,才能值回门票!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yf/9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