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药之桂圆和肉桂
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473777029651&wfr=spider&for=pc 凡能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虚衰的病理偏向,以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益药。 本类药物能够扶助正气,补益精微,根据“甘能补”理论,故大多具有甘味。各类补虚药的药性和归经等性能,互有差异,其具体内容将分别在各节概述中介绍。补虚药具有补虚作用,可以主治人体正气虚弱、精微物质亏耗引起的精神萎靡、体倦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黄、心悸气短、脉象虚弱等。根据补虚药的性能、功效及适应证的不同,本章又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四节。 (二十五)桂圆(龙眼肉) 1.概述 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干燥,除去壳、核,晒至干爽不黏。 甘,温。归心、脾经。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9~15克。 2.食药功效 (1)抗应激 桂圆肉提取液对低温、高温、缺氧的刺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2)抗焦虑 龙眼肉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焦虑、活性作用。 (3)抗氧化 高浓度的龙眼肉水提取液起到抗自由基作用。 (4)抗衰老 龙眼肉提取液有一定的抗自由基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龙眼剂量的增加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当剂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反而减弱。 (5)增强免疫 龙眼壳提取物还可显著增强细胞的昋噬能力。 3.养生方剂 (1)归脾汤 出自《正体类要》。 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炒、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炒,各一钱(3克),人参一钱(6克),木香五分(1.5克),炙甘草三分(1克)。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本方证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面色萎黄,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盜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气血不足之象。上述诸症虽属心脾两虚,却是以脾虚为核心,气血亏虚为基础。脾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故方中以参、芪术、草大队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血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全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为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之良方。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则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故张璐说:“此方滋养心脾,鼓动少火,妙以木香调畅诸气。世以木香性燥不用,服之多致痞闷,或泄泻,减食者,以其纯阴无阳,不能输化药力故耳。”(《古今名医方论》)本方原载宋·严用和《济生方》,但方中无当归、远志,至明·薛已补此二味,使养血宁神之效尤彰。本方的适应范围,随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不断有所扩充,原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之健忘、怔忡。元·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增加治疗脾不统血之吐血、下血。明·薛已《内科摘要》增补了治疗惊悸、盗汗、嗜卧少食、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症。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同用参、芪、术、草以益气补脾。前者以补气药配伍养心安神药,意在心脾双补,复二脏生血、统血之职,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以及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等。后者是补气药配伍升阳举陷药,意在补气升提,复脾胃升清降浊之能,主治脾胃气虚、气陷之少气懒言、发热及脏器下垂等。 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或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2)龙眼纸包鸡 龙眼肉克,核桃肉克,嫩鸡肉克,鸡蛋清2个,芫荽克,火腿片15克,调料适量。将鸡肉去皮、切片。核桃去皮,下油锅炸熟,切作细粒,芫荽择洗干净,桂圆肉洗净、择粒,蛋清加水,生粉调糊,葱姜切粒,食盐白糖、胡椒、麻油、葱、姜、核桃、桂圆、蛋清糊调匀,取糯米纸放在木砧板上,先放一点芫荽叶、一片火腿,再把鸡片放上,然后折成长方形包,待用,锅中放植物油烧热后,把包好的鸡片下锅炸熟,捞出装盘即成。本品温中益气,补肾固精,适用于虚烦失眠、脑力衰退等症。 (3)桂圆枸杞膏 桂圆肉、枸杞子各克。先将枸杞子洗净,然后与桂圆肉一并置于砂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边煮边搅动,待熬成膏,用瓷罐收贮。本品补益心脾,滋养肝肾,养血安神,明目益智,适用于思虑过度、心脾损伤等症。 (二十六)肉桂 1.概述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 1~5克。 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2.食药功效 (1)抗菌 肉桂叶水扩散蒸馏副产物黄酮和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明显,而对痢疾杆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2)抗氧化 肉桂叶乙醇相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接近于维生素C,其清除能力随样品添加量的递增而增强。肉桂叶油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且添加的肉桂叶油浓度越高,其丁香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越高。 (3)免疫调节 在低浓度下表现为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浓度下表现为抑制作用,说明这部分二萜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4)其他 肉桂叶油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肉桂醛,桂叶精油还有灭活酿酒酵母、降低霉菌毒素和体外抗虱子等作用。 3.养生方剂 肾气丸 出自《金匮要略》。 干地黄八两(克),薯蓣(即山药)、山茱萸各四两(克),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90克),桂枝、附子炮各一两(30克)。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6克),日再服。 补肾助阳。 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本方证皆由肾阳不足所致。腰为肾府,肾阳不足,故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肾阳虚弱,不能化气利水,水停于内,则小便不利、少腹拘急,甚或转胞;肾阳亏虚,水液直趋下焦,津不上承,故消渴、小便反多;肾主水,肾阳虚弱,气化失常,水液失调,留滞为患,可发为水肿、痰饮、脚气等。病症虽多,病机均为肾阳亏虚,所以异病同治,治宜补肾助阳为法,即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理。方中附子大辛大热,为温阳诸药之首;桂枝辛甘而温,乃温通阳气要药;二药相合,补肾阳之虚,助气化之复,共为君药。然肾为水火之脏,内寓元阴元阳,阴阳一方的偏衰必将导致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而且肾阳虚一般病程较久,多可由肾阴虚发展而来,若单补阳而不顾阴,则阳无以附,无从发挥温升之能,正如张介宾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类经》卷十四),故重用干地黄滋阴补肾;配伍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共为臣药。君臣相伍,补肾填精,温肾助阳,不仅可藉阴中求阳而增补阳之力,而且阳药得阴药之柔润则温而不燥,阴药得阳药之温通则滋而不腻,二者相得益彰。方中补阳之品药少量轻而滋阴之品药多量重,可见其立方之旨,并非峻补元阳,乃在微微生火,鼓舞肾气,即取“少火生气”之义。正如柯琴所云:“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再以泽泻、茯苓利水渗湿,配桂枝又善温化痰饮;丹皮苦辛而寒,擅入血分,合桂枝则可调血分之滞,三药寓泻于补,俾邪去而补药得力,为制诸阴药可能助湿碍邪之虞。诸药合用,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则诸症自除。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补阳之中配伍滋阴之品,阴中求阳,使阳有所化;二是少量补阳药与大队滋阴药为伍,旨在微微生火,少火生气。由于本方功用主要在于温补肾气,且作丸内服,故名之“肾气丸”。 辨证要点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阳不足者。 使用注意:若咽干口燥、舌红少苔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不宜应用。此外,肾阳虚而小便正常者,为纯虚无邪,不宜使用本方。 (2)香桂生姜羊肚汤 羊肚1只,生姜15克,肉桂3克,丁香10粒,芫荽、盐、味精各适量。将羊肚洗净后置于锅内,然后加入生姜片、肉桂、丁香、盐及适量清水,用文火炖至羊肚烂熟时,再加入适量味精及芫荽等调味即可。吃羊肚喝汤,每日1~2次,分2日服完。5~10日吃1次,这样的食疗方法适合冬季食用,羊肚具有温补肠胃的作用,还能驱寒,和肉桂、生姜一起吃,可以缓解脾胃虚寒、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而且也可以缓解消化性溃疡。 (3)羊肉肉桂汤 羊肉克,姜、肉桂各15克。将羊肉洗净,切片,姜切片,肉桂切段。锅中放入适量水烧开,放入羊肉、姜、肉桂、盐共煮,煮至肉熟烂即成。羊肉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解毒等功效,肉桂具有暖腰的作用,而且也可以健脾胃,这些食物相互搭配煮成粥,有健脾胃、促进消化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消化不良腹部疼痛的情况有改善的作用。 (4)肉桂奶茶 红茶一包,牛奶70毫升,肉桂粉、砂糖各适量。将牛奶加热,放入茶包,待香味溢出,再加入肉桂粉及砂糖即可食用。肉桂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牛奶一起搭配的话,对于缓解食欲不振有好处,还有通经活络的功效。 摘录自药食同源养生方药集萃主编:乔铁梁可马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jj/7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古方张仲景最实用的十大经典古方
- 下一篇文章: 这个肥胖的罪魁祸首之一,一定要管住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