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桂人间有味是清欢
皓月当空,月光洒向荒野,寂静而清冷。夜来幽梦,仿佛又回到了故乡,又看见了她。小轩窗,正梳妆。十年了,再回首恍然如梦,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唤鱼姻缘·无限欢 公元年,他遇见了她,“唤鱼池”成就了他们的姻缘。只是最简单的相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年他十八岁,她十六岁。 春意浓,良辰美景正当时。那日,她嫁衣似火,他意气风发。门前的桑树结满晶莹水灵的桑葚,鲜艳欲滴的样子,犹如一颗颗圆润的红玛瑙,像极了她羞红的娇俏脸庞。 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这桩婚事他还是满意的。洞房花烛夜,他欢喜的这样写道:“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净如。豆蔻花哨二月初。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宝马金鞍,才子佳人。鸾凤和鸣,说不尽,无限好。 举案齐眉·佳人相伴 婚后,她贤良淑德,事舅姑“以谨肃闻”,甚是得到他的赞许。不仅如此,她诗书满腹,且聪慧过人。他在诗文中这样写到,“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如此秀外慧中、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女子,让才高八斗的他刮目相看。 她对于他,不只是居家、读书的良伴,还是处世交友的贤内助。她自知他的性情,豁达而无心机,所以每次“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正是有了王弗这位知己内助,他们婚后的日子是美满幸福的,他的事业也是一帆风顺。 初入仕途·大展抱负 三次科场角逐,连夺佳绩;二十五篇《策问》,轰动朝庭;一篇《御试制科策》,洋洋六千言,在崇政殿对答如流。年,26岁的他出任凤翔签书判官,掌管五曹(兵、吏、刑、水、工)文书。这些工作跟诗情无关,跟画意无关,跟汪洋恣肆的精神世界无关。 初入仕途,幸而有她,记得初到凤翔,他耳鸣、口舌生疮,苦不堪言。她甚是着急,正欲让人去找郎中,却发现门外的桑树接满清香怡人紫红的桑椹,顿时心中便有了主意。她将桑椹洗净,熬成汤汁加入蜂蜜凉凉供他食用,没几日竟痊愈了。后来精通食疗之法的苏轼,还对其妻此法加以改良,在桑葚中加入阿胶、肉桂、蜂蜜、枸杞等材料,加以熬制,膏体浓稠,膏香浓郁,食之妙哉,遂称其为桑桂膏。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好食美食的他,甚至还用桑葚和肉桂摸索出很多美食,戏称为“桑桂”。不管身处何方,他都在用美食装点人生。在日后他一路被贬,颠沛流离的岁月里,他也用自己在吃上的造诣,留下了一路流传至今的美食 青春年少,一腔热血,在凤翔任上,他公正司法、疏浚东湖、改善漕运,发展酒业,让百姓从中获利。备受当地百姓的爱戴,被称为“苏贤良”。 清浅流年·终是离别 在凤翔的那段日子是他与她最后的美好时光,在生活上,她不仅是一个善良贤惠的妻子,也是陪他朝伴夕读的良师益友。他欣赏她的博闻强识,更是叹服她的慧眼识人。 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命运将二人的夫妻情分仅定格为十一年,在苏轼任职期满离开凤翔不到半年,年仅26岁的王弗就撒手而去。 几多风雨·美食相伴 自她走后,他的的仕途也江河日下。性格决定命运,没有了她的“幕后听言”,少了她的温言规谏,他的磊落行事使他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而无法自拔。他被一贬再贬,一生宦海浮沉。 然而,当无休无尽的磨难袭来,如环无端。豁达地他将生活过成了美食写就的诗。 此心安处是吾乡,用美食温暖生命中的苦难,世间唯爱与美食不负。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pz/10125.html
- 上一篇文章: 欧洲中世纪医学非常不靠谱不信来看看御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