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圈的顶流一斤10W的牛栏坑肉桂,贵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牛栏坑肉桂的高价,早已不是新闻。 平均下来看,一斤茶价位都在五位数。 哪怕是单单一泡茶,价格也要近五百。 且根据每家的售价,还有起伏变化。 在一众岩茶爱茶者心里,牛栏坑肉桂的身价,稳如泰山。 比起前段时间的基金,比起之前的茅台股,任谁看了,都要感慨一句,“牛肉”是真的贵! 遇到个非常有意思的讨论题——牛栏坑肉桂,贵的是肉桂,还是牛栏坑? 这道题,相信99%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给出答案,当然是因为后者! 地段,永远是最值钱的。 《2》 牛栏坑这个名片,在岩茶界赫赫有名。 这条位于章堂涧和九龙窠之间的“坑”,在地理地势上,呈现为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的狭长幽谷。 受地势影响,坑涧的日照时间短,漫射光多,柔和的光照下,有利于茶树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丰富内质。 中间有坑涧溪流,缓缓流淌,调节着牛栏坑内的小气候,提供清凉温润的充足水汽滋润。 两山夹峙的坑内,岩壁经过风化作用剥蚀后,山岩细屑伴着山林落叶,为茶树生长提供“独家配方”的土壤,土质疏松,含养分丰富,酸碱度适中,利于茶树根系的伸展与营养吸收,促进茶树整体的生长。 借助岩壁的遮挡,冬无寒风,夏无烈日的牛栏坑先天优势明显。 同时,它的后天优势也不赖。 靠近景区入口,交通方便,四通八达,每年从牛栏坑里采下来的茶青,能够第一时间送到各家的茶厂加工,半点不会延误做茶良机。 依照牛栏坑的地段优势,它各个方面,都是“顶配”。 这一系列的配置,概念类似于,市中心CBD核心+步行5分钟到地铁站+靠近繁华路段+有学区房加持+还有大面积城市中心公园绿化景观+综合生活配套完善…… 这样的地段,想不值钱,都难! 《3》 即便正岩CBD圈子内,“牛栏坑”也是特别的存在。 作为正岩三坑两涧(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流香涧、悟源涧)的榜首。 牛栏坑肉桂的走红,除了靠实力外,还有一部分的运气因素。 当年的“天价茶叶蛋”新闻,使得“牛肉”声名大噪。 如果说大红袍的成名,带动了武夷岩茶的发展。 那么,“牛栏坑肉桂”的走红,可谓凭一己之力,带火了三坑两涧概念。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但是,同茶不同命。 那些同为正岩核心山场的肉桂,只能望其项背。 比如,与牛栏坑相邻的倒水坑、天心岩等,它们之间相差的距离,不过数百米。 但产出来的肉桂,身价却相差甚远。 拿一泡天心岩肉桂的价格,去比一比“牛肉”,两者间的差价,不免让人唏嘘。 不得不说,发展势头如日中天,大红大紫的牛栏坑,它这十几年来的发展运势,简直是太旺了! 在命运女神的垂青下,牛栏坑肉桂完全有底气,亮出一句很狂的口号: 世界上只有两种肉桂。 一种叫“牛肉”,一种叫其它肉桂! 《4》 不是所有的肉桂,都会等于“肉贵”。 近些年,肉桂的势头,一路高歌。 身边喝茶的朋友,不是在喝肉桂,就是在准备喝肉桂的路上。 总之,每到一处喝茶的地方,大家从袋里摸出来的岩茶,十有八九,都是肉桂。 肉桂火了,这点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牛肉”、“马肉”、再到“各种肉”的概念,轮番出现在茶桌上,不少茶客的心理,早已形成一套认茶逻辑。 那就是,提到肉桂,意思约等于“肉贵”! 甚至在不少茶友眼里,还觉得肉桂就是要比其它岩茶品种,高贵出一截。 去年快到年底时,还听到有武夷山的朋友抱怨说,这两年肉桂做出来都特别抢手,反而是水仙的销路,有些让人发愁…… 大家对于肉桂的“偏心”,显而易见。 但事实上,肉桂≈肉贵这套逻辑,显然是有漏洞的。 一方面,从品种特点看,人人生而平等,不同的茶树品种之间,各有各的风味。 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 肉桂虽好,但其它品种,同样也不差。 另一方面,一款肉桂究竟值不值钱,还得看山场。 产在正岩山场内的,尤其是核心山场范围的,从牛栏坑、慧苑坑、天心岩、马头岩产出来的岩茶,出身就带有实力砝码。 而出身产区不好的,气温过高,光照过强,空气干燥,土壤黏性重,土质容易板结,甚至一旁有汽车尾气等空气污染。 生在恶劣环境下的茶树,产出来的茶青,注定是内质薄,养分少,风味差。 SO,不一定是肉桂做出来的岩茶,就值钱。 关键还得看山场环境。 一线城市的一间房,远比深山老林里的一栋楼值钱! 《5》 为什么牛栏坑不都种上肉桂? 手握多重地段优势的牛栏坑,可谓寸土寸金。 岩茶山场顶配“牛栏坑”,再加上当红品种“肉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之前,朋友过来找我们喝茶,看到桌上摆了一盒《牛栏坑水仙》时,他表示很新奇: “明明牛肉更出名,为什么不在牛栏坑都种肉桂?还有人愿意留水仙?” 这背后,说来话长。 肉桂是当今岩茶的热门品种,其足迹范围,几乎遍布各大山场。 不可否认,因肉桂的走红,肉桂的经济收益高,做肉桂更“好卖”等原因。 导致近几年,有不少茶农将自家山场内原本种得好好的水仙、铁罗汉、梅占、北斗、黄观音等其它品种,纷纷砍了,改种成肉桂的现象。 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部分珍贵名丛的分布范围,越变越窄。 这一现象,让人唏嘘。 再说回,牛栏坑内仍有保留少部分其它品种的原因。 一方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永远是在轮着转。 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将自家珍贵的正岩山场内统统种上肉桂,风险太高。 万一,肉桂的风光不再时,又该怎么办? 另一方面,种在牛栏坑内的水仙,已经扎根多年。 贸然将其砍掉,改种肉桂,多少令人不舍。 水仙作为小乔木树种,随着树龄的增长,可以逐渐过渡为高丛(30-60年)和老丛(60年以上)。 一夕之间,将水仙改种成肉桂。从茶苗栽种下到能够投入生产,还有三到五年的“空窗期”。 这笔经济账,不好算清! 《6》 山场正不正,决定岩茶的先天品质。 而至于茶树品种,是肉桂?是水仙?还是铁罗汉?并不影响岩茶品质。 或者说,不同品种之间,难以分不出孰优孰劣。 譬如,正岩黄观音VS外山肉桂,显然前者更有优势! 参差百态,才是幸福本源。 武夷岩茶的长远发展,少不了丰富多样的岩茶品种,一同提供助力。 好花,还得绿叶衬。 等到有一天,岩茶里的品种体系,逐渐变得单一化。 最终,只留下“肉桂”唱独角戏时,那样的画面,简直太可怕!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pz/10960.html
- 上一篇文章: 天天药材行情覆盆子密蒙花蜈蚣肉桂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