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说的是什么呢?

吴斌

武夷岩茶从古至今有着许多的“铁杆粉丝”,清朝乾隆年间的江南大才子袁枚就是其中之一。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则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等,祖籍浙江钱塘(今杭州),是乾隆年间著名的诗人与美食家。

袁枚于乾隆四年()考中进士,乾隆十四年袁枚父亲去世,聪明的袁枚趁丁忧之机,以赡养母亲为名辞官到南京随园定居。聪明的袁枚亦儒亦商,靠着自己的才智创出了“江南才子”的名头。其清新流畅的诗风,脍炙人口的佳句,受到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老幼妇孺的喜爱。如其佳作《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读着这朗朗上口的小诗,那清新、可爱、逗趣的画面感,强烈地扑面而来,让人的心情瞬间为之舒畅。能写出如此上乘的作品,可见其遣词造句与作文的优秀,武夷茶能与如此优秀的文人结缘,实乃幸事。

武夷山天游峰

乾隆五十一年(),七十一岁的袁枚于这年的八月兴致勃勃地游览了武夷山。要说袁枚那可是个货真价实的“吃货”,对茶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然而在来到武夷山之前,袁枚对武夷茶的印象却颇为不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意即我向来都不喜欢武夷茶,嫌它浓烈苦涩如同喝药一般。他还在《武夷试茶》诗中写道“我来竟入茶世界,意颇狎视心迥然”,意即我来到武夷山,竟然是进入了茶的世界,但内心却颇有对武夷茶的轻视之意,觉得武夷茶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武夷岩茶

为什么会这样呢?估计袁枚之前所接触到的是假冒伪劣的武夷茶吧。此时袁枚真正来到武夷山,鉴于袁大才子的盛名,无论是武夷山中的名僧、名道,还是地方的士绅、贤达,都争着将自己收藏的上好武夷岩茶相敬,并认真地沏泡,指点品饮感受。这就让这位美食家真正品尝到了武夷岩茶那无与伦比的“岩骨花香”,进而心悦诚服地写下“杯中己竭香未消,舌上徐停甘果至,叹息人间至味存,但教卤莽便失真”;“尝尽天下之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等等对武夷岩茶由衷的赞美与评价,成了一位武夷岩茶货真价实的“铁杆粉丝”。

武夷岩茶

袁枚从武夷山回去后,将这些对武夷茶前、后认识上的巨大差异,整理成文章与诗歌,并将其收进了自己后续再版的《随园食单》与《诗集》之中,在《随园食单》中有关“武夷茶”的文段为:

武夷茶

武夷岩茶

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幔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三坑两涧茶流香涧正岩肉桂茶叶特级大红袍肉桂正宗武夷山岩茶淘宝¥购买已下架

袁枚的意思是:

我向来都不喜欢武夷茶,嫌它浓烈苦涩如同喝药一般。然而丙午年()秋天,我游览武夷山,到了幔亭峰、天游寺等处,僧侣、道士们争着以武夷茶相敬。品茶的杯子小如核桃,沏泡的茶壶就像香橼那么一点大,每次斟茶都不到一两,喝到嘴里都舍不得一口就吞下,先闻闻茶的香气,再品品茶的味道,含在口腔里慢慢地咀嚼,细细地感受,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

武夷山茶言精舍

品了一杯之后,再品一、两杯,让人顿觉烦躁尽消,心平气和,神情舒畅,愉悦快乐。这才开始觉得,杭州龙井茶虽然味清,但却偏薄了一点;宜兴阳羡茶味道确实很好,然而韵致就差了那么一点。就像是玉石与水晶,品格各有不同的缘故。这么一对比,武夷茶享天下盛名,确实是实至名归的,而且一泡武夷茶,可以泡三道水而茶味还基本没什么损失。

武夷岩茶

袁枚品味到了真正的武夷岩茶后,真是有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由衷地给出了“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的评价,彻底颠覆了他原来的“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的认知。

武夷山天游

袁枚在《随园食单》的“茶”篇中还写道:

尝尽天下之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然入贡尚不能多,况民间乎?其次,莫如龙井。

武夷岩茶

如此盛赞武夷茶为天下第一,对眼高于顶的袁大才子来说,着实不容易,要知道,袁枚可是杭州人,一直都是以自己家乡的龙井茶为骄傲的。袁枚曾不无自豪地说:

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每还乡上冢,见管坟人家,送一杯茶,水清茶绿,富贵人所不能吃者也。

袁枚的意即,不仅杭州的龙井茶好,杭州处处的山茶都好,就是在杭州家乡为自己管理墓地的普通人家,所制的山茶,都是那样的清香淡雅,自己每年回乡扫墓时,喝上一杯,总是久久不能忘怀,还调侃说,这可不是富贵人家随便就可以喝到的。

武夷山茶言精舍

如此深爱龙井茶的袁枚,在品饮了地道的武夷茶后,心甘情愿地评价武夷茶为第一,龙井为其次,这就说明袁枚对武夷茶是发自内心的由衷盛赞。也正是因此,小编才敢于给袁枚冠以武夷岩茶“铁杆粉丝”的称号。

武夷山茶言精舍

袁枚还委婉地解释了自己之前没有喝到真正的武夷茶的原因。那是因为,上好的武夷茶“入贡尚不能多,况民间乎?”也就是说,袁枚之前在杭州没有仔细地辨别,因此接触到的基本是假冒伪劣的武夷茶,所以才会有“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的印象。

袁枚由此而生感慨,说这个世上,确实是有极致的美味存在的,只是人们一不留神,就有可能与之失之交臂。袁枚是以自己差点就与至美的武夷岩茶失之交臂的例子,而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想知道他的原话是怎么说的吗?想知道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pz/11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