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23款海内外宝宝驱蚊产品后,安全好用
转眼又到了蚊子大军肆虐的季节了,今天给大家更新下驱蚊产品的横评。 其实对于宝宝来说,想要防蚊效果好,同时安全性又有保证,首选的其实还是蚊帐物理防蚊的方式,例如晚上睡觉下个蚊帐,或者在家装上防蚊纱窗和防蚊门帘,那其实效果就很有保证的了,不用怕宝宝在家时老是被蚊子咬。 不过如果是户外的话,那物理防蚊的手段就比较有限了,必要时我们还是需要用到一些驱蚊产品。 目前市面上的驱蚊产品种类繁多,电蚊香、驱蚊液、驱蚊手环、驱蚊贴这些产品相信大家都看到眼花缭乱,后台也时不时有妈妈问我买哪种好。 在这些产品中,电蚊香、灭蚊器基本上用的都是杀虫成分除虫菊酯,有一定的神经毒性,虽然目前没有确切研究证据证实长期吸入这些成分对健康产品的具体影响,但婴幼儿属于敏感人群,尽量还是能免则免,美国儿科学会也不推荐给宝宝使用除虫菊酯驱蚊。 而那些含有驱蚊成分的手环、蚊贴等产品,多数有效成分为精油。其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一般戴或贴几个都很难保证到有效的驱蚊效果,所以对这类产品我个人的推荐度不怎么高。 对比起来,像驱蚊喷雾、乳液、滚珠、凝胶等产品,可直接用在需要防护的裸露皮肤上,如果其含有的成分是有效并对宝宝友好的话,会是我们更理想的选择。 那么,这类产品又怎样选呢? 现在市面流行着很多“纯天然”的驱蚊产品,商家们经常会标榜自己的产品不含避蚊胺、驱蚊酯这些化学合成成分。但事实上,那些“纯天然”的以植物精油成分并不比化学合成的驱蚊成分更合适孩子。 部分植物精油确实有一定的驱蚊效果,但大多数驱蚊持续时间短,需要频繁地反复涂抹或使用高浓度才能有效持久地驱蚊,容易造成孩子皮肤上的负担;而且精油味道浓烈、挥发性大,婴幼儿吸入可能引起刺激呼吸道的刺激;最不可忽视的是,提取的天然精油成分往往组成较为复杂,很多都没有获得相关机构的安全认证,其不良反应不明确,浓度较高时涂抹在皮肤上容易引起婴幼儿的过敏。 其实,美国疾控中心(CDC)推荐的天然驱蚊成分只有柠檬桉树油(OLE)和柠檬桉醇(PMD),而且明确建议三岁以下不可使用。而其他种类的植物精油成分,则完全不存在于CDC的推荐名单中,所以各位家长购买“纯天然”驱蚊产品给小宝宝用的话真的需要慎重考虑。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的建议,我们更应该使用有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注册的驱蚊成分,这些成分都经过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估,有明确的使用规范。 除了上面提到的柠檬桉树油和柠檬桉醇,CDC还推荐了下面四种化学合成成分的驱蚊产品,都是小宝宝们可以安心使用的: 避蚊胺 驱蚊酯 埃卡瑞丁 2-十一烷酮 这些成分,由于同时会在农业中使用,而且在我国也纳入到农药管理,所以经常被些商家拿来说事,通过其农药的身份暗示其不安全。但实际上,这些成分比那些植物精油来得更加纯粹,而且也经过充分的研究,都有着较长的使用历史。 不过,这4种成分在安全性和驱蚊效果方面也有着一些差异,具体如下。 成分 吞入 刺激性 有效时长* 避蚊胺 微毒 眼睛、皮肤 2小时 驱蚊酯 无明显毒性 眼睛 0.5小时 埃卡瑞丁 无明显毒性 无 2.5小时 2-十一烷酮 无明显毒性 眼睛、皮肤、呼吸 5小时 *有效时长以避蚊胺6.65%浓度,驱蚊酯7.75%浓度,埃卡瑞丁7%浓度,2-十一烷酮7.75%浓度进行测算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论刺激性的话,2-十一烷酮避蚊胺驱蚊酯埃卡瑞丁,论驱蚊效果的话2-十一烷酮埃卡瑞丁避蚊胺驱蚊酯,所以综合来看,埃卡瑞丁在驱蚊效果和友好度都比较理想;而避蚊胺和2-十一烷酮都有不错的驱蚊效果,但都有一定的刺激性,其中2-十一烷酮气味会比较强烈,而且具有挥发性,如果宝宝对气味比较敏感的话,可能会稍有抗拒;而驱蚊酯的话虽然也比较温和,但由于驱蚊时长较短,需要较频繁地补喷或补涂才能保证效果。 再综合国际上相关机构给出的安全建议,不同年龄段对这些成分的使用建议如下。 2个月以下:不建议使用任何驱蚊产品,外出时可以在婴儿车上使用蚊帐来保护宝宝。 2-6个月:不建议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产品。 6个月-2岁:避蚊胺、驱蚊酯、埃卡瑞丁、2-十一烷酮这4种成分的使用浓度都建议不超过10%。 2-12岁:避蚊胺浓度建议不要超过30%,埃卡瑞丁不超过20%。 因此各位在选购驱蚊产品时,一定要看清楚产品的标签,尽量不要买浓度和年龄标识不明确的产品。 接下来,我将会对23款驱蚊产品进行实测对比,这些产品包括驱蚊喷雾、乳液、滚珠、凝胶等,都是市面上非常热门以及大家特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pz/7945.html
- 上一篇文章: 温暖热情的肉桂精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