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的大红袍,比肉桂水仙更有层次感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大家都心知肚明一点,现在的大红袍,大多数是拼出来的。 爱拼才会赢。 唯有拼配,才能拼出大红袍万紫千红般的多彩风味。 岩茶里的拼配茶,顾名思义,是用好几个不同的品种拼在一起。 合理的岩茶拼配,讲究取长补短,实现1+1>2的效果。 而仅是为了节省成本、获取暴利的随意乱拼。 比如,往肉桂里加入大量的高香小品种提香。 比如,用高丛冒充老丛水仙,真假乱入。 比如,用其它山场的肉桂去假冒牛肉、马肉。 按这样乱拼、乱凑对,简直是侮辱了拼配这门手艺。 依麻花之见,武夷岩茶的拼配,但凡不能做到1+1>2,实现香气、滋味、韵味的完美兼容。 那这泡拼配茶的工艺,就算没到位! 《2》 拼配大红袍的配方,极为多样化。 它并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 想往里面加任何品种,都可以。 只要做出来好喝就行。 所以,各家在制作大红袍时,往往会加一些自己钟意的品种去调味。 主打香气高扬,花香馥郁为卖点的拼配大红袍,不用多说,猜过去也能知道里面少不了瑞香、金牡丹、黄观音、奇兰等品种。 而主打“均衡感”的大红袍,基础配方是水仙调水,肉桂调香。 有了这两种茶作为底料后,还能见缝插针,往里加一些个性化的小品种,增加茶香的类型,以及汤水的层次感。 甚者,在不计成本的前提下,可以拼入老丛水仙、正岩名丛等重量级岩茶进去。 就好比,煮一锅舍得下料的高配版佛跳墙。 一堆山珍海味加进去,档次立马就能拉高一大截。 请客吃饭时,每人单点一盅,绝对能挣下不少面子。 而这种奢华版的拼配大红袍,有时甚至能卖上比牛肉、慧苑老丛还要高的身价。 只不过,市面上极少见罢了。 所以,大家可别随随便便就鄙视拼配茶,认为岩茶经过拼配就是垃圾,摆出一副别人笑我看不穿的架势。 殊不知,顶级的拼配大红袍,照样金贵着呢。 《3》 因为拼配的缘故,近期在茶桌上听到一个关于大红袍的八卦。 有人说,大红袍会比肉桂、水仙更有层次感。 原因就是它经过拼配,品种选材更多,香气滋味更庞杂丰富。 对此,你怎么看? 麻花的答案是未必见得。 单纯从喝茶角度看,岩茶当然是纯料的好 纯料更能考验一款茶的实力,山场好不好,工艺好不好,储存好不好,一喝就能知道答案。 对新人学喝茶而言,也更加友好。 而拼配茶喝的是一股经过综合的茶味,大红袍选秀型般的拼配,对选材要求很苛刻。 打个比方,做饭时要找到好的海参、花椒、干鲍,本就不易。 更不说,集齐一大锅不同的好材料。 做茶也是如此,能找到一批品质好,拼进去只增香,不会增加苦味的正岩黄观音,本身就不容易。 更别提,再集齐其它的正岩小品种了,这太难了。 而岩茶的层次感,和山场环境和制茶工艺等核心品质情况,息息相关。 若是一款拼配大红袍的选材,不能超越正岩核心山场的肉桂和水仙。 那么,谈及它的层次感是否会更丰富? 一个字,玄! 《4》 谈及武夷岩茶的层次感,其实不难体会。 多喝几次,自有心得。 有的岩茶拆开后,将干茶倒入盖碗,冲入沸水,茶汤倒出来后试味道。 喝起来香气不突出,汤感不突出。 无香也无水,平平无起伏,只尝一口,便能够看穿。 这类茶属于没有层次/层次不突出的典型。 反之,有的岩茶刚啜一小口,立马就“很有感觉”。 或是茶香馥郁悠长,丰富多变,落水香分明。 肉桂的桂皮香、梅占的梅花香、金柳条的奶油香、铁罗汉的当归药香、水仙的兰花香、雀舌的脂粉香等,一目了然,直接分明。 除去品种香型外,每一冲茶汤间,不同香型轮番上演,诸香纷纭。 就像过年时喝的那泡天心岩肉桂。 用身边一位朋友的话来说,茶香非常有“线性变化”。 揭盖闻香时,或是桂皮香在前,花香和果香在后。或是焦糖香在前,桂皮香和花香在后。 层次分明的茶香,就像千层蛋糕那样,秩序井然,逐次登场。 当然,除了香气外,茶味更是重点。 武夷岩茶重水求香,而此处提及的“重水”远非重口味之意,而是说茶味很丰沛,汤感很醇厚,韵味能留得久。 小小抿入一口茶,就能捕捉到汤水稠滑、浆感明显、茶味浓郁、回味持久等信息。 这才是好茶的层次感体现! 《5》 岩茶的层次感,和什么有关? 先申明,和品种无关。 经过拼配的大红袍,未必见得会比正岩老丛水仙,来得层次分明。 而山场正的名丛品种,茶味表现丝毫不输肉桂。 所以,品种极少会影响岩茶的层次表现。 重点是看品质。 山场出生好,茶地两旁接近风化岩(丹岩),土壤含有丰富养分物质。 先天产区优势,能为岩茶奠定丰厚的根基。 有了好的原料,后期只要工艺别太糟糕,肯定能具备富于变化的香气、滋味、韵味层次。 而岩茶的工艺,核心要求是做青要做透,焙火要焙透。 以做青为例。 如果做青不足,做青做得不够熟,那么,泡出来的茶喝起来,始终会感觉不温不火、清汤寡水、略有欠缺。 甚者,部分走水不透,做青不到位的岩茶,容易返青不说,茶味还又涩又薄。 喝起来香气和滋味都不够清晰,层次感当然不怎么样。 当然,做青做得过重,发酵过头的岩茶,喝起来也不是好事。 这样的茶,容易喝起来有红茶味。 层次感单一,甚者会有几分发酵过头的闷味,清晰度表现更差。 只有做青程度恰到好处,且后期经历焙火后,岩茶才能实现完美的风味表达! 总之,牵一发而动全身。 做出一泡层次丰富的好茶,方方面面都要顾全到位! 《6》 关于岩茶的层次感,之前看过一段颇为让人眼前一亮的形容。 有人将茶味层次解释为韵,是优质岩茶的风味铺陈。 一枚石子投入水面,阵阵涟漪散开,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大有小。 一场大戏拉开序幕,有山有水,有树有人,有动有静,层层铺开。 一道好茶饮入口中,有鲜有甘,醇厚饱满,有花香有果香,有生津有回甘…… 随着逐层递进,茶香、茶味都在循序渐进变化。 这种渐入佳境般的美妙体验,才是好岩茶的真谛所在!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pz/9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冬天吃这个小神木,点燃你的命门之火,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