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黑青稞中不同形态多酚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
白癜风前期症状 http://www.bflvye.com/ 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能抑制脂质和其他生物分子过氧化,具有清除自由基、抗炎、抑菌、延缓衰老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朱昱琳、黄勇桦、李永强*和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杨士花等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长黑青稞中总可溶性、游离、醚化、酯化和不可溶键合多酚进行提取,测定5种多酚的多酚含量、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分析5种形态多酚的化合物组成,为客观评价长黑青稞中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提供科学依据。 1、长黑青稞中多酚化合物含量 结果可知,长黑青稞中总可溶性多酚含量最高,为(16.97±0.25)μmol/g,同时不可溶键合多酚含量显著高于游离、酯化和醚化多酚(P<0.05)。5种多酚提取物中黄酮含量变化和多酚类似,总可溶性黄酮含量最高,为(1.08±0.11)μmol/g,显著高于其他4种黄酮。 2、长黑青稞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长黑青稞中5种多酚的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DRSA)和总抗氧化能力(TEAC)变化趋势和多酚含量类似,总可溶性多酚最高,不可溶键合多酚其次,二者都显著高于游离、酯化和醚化多酚(P<0.05)。在HPSA中,不可溶键合多酚最高,游离、酯化和醚化多酚显著低于总可溶性多酚(P<0.05)。 3、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间的相关性 长黑青稞的多酚含量与4种抗氧化能力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且FRAP与DRSA和多酚含量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R2=0.和0.),说明长黑青稞的抗氧化能力与多酚含量有关,而且可能与多酚化合物种类和结构存在一定关系。 4、长黑青稞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分析结果 长黑青稞多酚中含有18种酚类化合物,包括羟基苯甲酸、羟基肉桂酸和类黄酮3类。在羟基苯甲酸中,总可溶性多酚中香草酸含量最高;不可溶键合多酚中香草醛含量最高;游离、酯化和醚化多酚中原儿茶酸含量最高。在羟基肉桂酸中,总可溶性多酚中咖啡酸含量最高;游离、酯化、醚化和不可溶键合多酚中阿魏酸含量最高;不可溶键合多酚中阿魏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多酚。 结论 从长黑青稞中提取总可溶性、游离、酯化、醚化和不可溶键合5种形态多酚,分别测定了多酚含量、黄酮含量、酚类化合物组成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发现长黑青稞中总可溶性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6.97±0.25)μmol/g和(1.08±0.11)μmol/g;总可溶性多酚的FRAP、DRSA和TEAC均高于其他4种多酚,不可溶键合多酚的4种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游离、酯化和醚化多酚;多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与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2=0.~0.);同时,通过对多酚的组成分析可知,长黑青稞中酚类化合物包括羟基苯甲酸、羟基肉桂酸和类黄酮3类,含有18种酚类化合物,其中原儿茶酸、阿魏酸和儿茶素含量较高。综上,长黑青稞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本实验可为长黑青稞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长黑青稞中不同形态多酚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来源于《食品科学》年41卷7期8-13页,作者:朱昱琳,杨士花,黄勇桦,李永强,张建平,李晴,陈壁,初雅洁,李淳,黄艾祥。DOI:10./spkx--0408-。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相关信息。 近期研究热点 轻微加工熟制鲐鱼品质特性及腐败菌鉴定 载锌与ε-聚赖氨酸抗菌膜的制备及其抗菌、物理性能研究 主动自发气调对桃吉尔霉抑制效果的影响 高湿贮藏对青花菜黄化和糖代谢的影响 黑参多糖抗疲劳作用的分子机制 从临床药物中筛选抑制梨果实采后青霉病的活性物质 乳酸菌和木糖葡萄球菌对产气荚膜梭菌抑制能力分析 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婴幼儿肠道双歧杆菌遗传差异及益生特性分析 乳酸菌发酵米粉酸面团生化特性及其对馒头蒸制特性的影响 混合酵母发酵对刺葡萄酒香气成分气味活性的调整作用 平贝母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活性 油脂对油炸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鸡蛋中卵白蛋白和溶菌酶相互作用对其结构和致敏性的影响 酸化速率对大豆蛋白凝胶结构的调控 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配比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基于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筛查和确证水产品中多种抗生素残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果中10种保鲜剂残留量 魔芋甘露寡糖抗肥胖活性及机制 酪蛋白糖基化对其胰蛋白酶消化物在免疫低下模型小鼠中免疫活性的影响 榆干离褶伞溶栓酶对酒精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麦麸中烷基间苯二酚诱导HepG2细胞自噬和凋亡 微射流对野生黑豆蛋白结构及功能性的影响 基于转录组技术研究藻蓝蛋白在抑制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调控作用 中间型极限pH值牛肉嫩度劣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空气放电处理对尖孢镰刀菌生理代谢和细胞膜的影响 中国香港食用农产品供应及监管经验借鉴 鸭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未成年人食物成瘾的研究进展 ‘巨峰’葡萄皮花色苷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肿瘤活性 同位素内标-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婴幼儿配方粉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含量 Q-Orbitrap高分辨质谱法测定牛奶中赖丙氨酸及其含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树体遮光对采收期‘赤霞珠’葡萄果实花色苷类物质积累的影响 红烧肉口腔加工过程中的香气释放规律 套袋对‘瑞雪’苹果香气成分的影响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草莓干燥过程中酯类香气化合物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定性、定量检测注水猪肉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近红外检测牛乳中蛋白质的建模条件 植物乳杆菌内源性质粒序列分析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 乳制品脂质组成的比较 NaOH处理对霞多丽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影响 绿豆多肽锌螯合物的制备及其结构与体外消化的分析 酶解对豆腐干凝胶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食品组学在生物活性化合物营养功能特性研究中的应用膳食纤维的黏度特性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抗菌肽brevilaterin与ε-聚赖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抑菌机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抑菌机制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基于肌浆蛋白质组研究黑切牛肉的形成机制基于先进材料的适配体传感器在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煎炸食品中多环芳烃的生成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红茶品质及其相关生化因子研究进展基于区块链的生鲜食品移动追溯平台框架重构宏量营养素和pH值对乳剂型特医食品基质品质的影响低酯果胶协同NaCl对全蛋液凝胶性质的影响乳清多肽对抑制反复冻融猪肉糜氧化和改善品质的影响不同种类肉肌浆蛋白的油-水界面性质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在成功召开“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宁波)”的基础上,将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于年10月22-23日在西宁共同举办“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研讨会将就肉、水产、禽蛋、乳制品等动物源食品科学基础研究、现代化加工技术,贮藏、保鲜及运输,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营养及风味成分分析,副产物综合利用,法律、法规及发展政策等方面的重大理论研究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和借鉴国外经验,为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新的思路,指明发展方向。 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出席本次国际研讨会,共聚人脉、共享资源、共谋发展! 长按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ry/6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还在用安耐晒这些防晒黑马才是真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