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这个山区镇按下肉桂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又是一年肉桂丰收时。罗定市榃滨镇是“中国肉桂之乡”,是罗定肉桂主产区之一,境内生态资源优良,全镇肉桂种植面积达14.2万亩,桂农4万多人,去年肉桂产业产值达6亿元。 近年来,该镇立足生态资源禀赋,把肉桂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兴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紧扣“农业稳镇、生态兴镇、特色产业强镇”的思路,整镇推进肉桂产业扶贫,做大做强肉桂产业文章,走种植、加工、销售、旅游康养一体化开发路径。小小肉桂串起一二三产业,叩开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截至年底,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户人实现脱贫,脱贫率达98.21%。肉桂山成脱贫“金山”山上,“桂林”树影婆娑;山间,环山机耕路成网。春分后的榃滨镇永坑村,村民们又在桂山忙活起来。春雨暖阳交织,此时正是种植肉桂和采收肉桂的最佳时期。早上7点,村民胡静誉和儿子骑上摩托车沿着环山道来到自家的肉桂林,开始一天的收桂工作,依靠面前一片绿油油的肉桂树,他们家在去年底成功脱贫出列。“这些桂树从太公那辈就留下来,全村家家户户都种肉桂,只要肯干就有收入。”胡静誉一边收桂一边聊着自家的喜人变化,桂皮价格由年初的元/百斤,到现在稳定在多元/百斤,桂农收入水涨船高,仅靠卖桂皮、桂枝去年胡静誉就收入3万多元。永坑村属典型的山区村,是榃滨镇两个省定贫困村之一,过去村民主要务农、外出务工为主,全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4千元。“永坑种植肉桂至少有年历史,全村有肉桂林多亩,肉桂是这里最突出的资源和特色。”永坑村驻村干部蔡小松告诉记者,过去受限于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有桂难收。路通,财才能通。近几年,永坑村新修环山机耕路约40公里,车到山头,山货借路出山。去年,该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桂枝切片企业在永坑村开办肉桂综合厂。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厂外不时有桂农从山里拉上满满一车桂叶桂枝到工厂售卖,卸载、过磅、支付,每斤3毛,一车下来有30多元。“勤劳的话,一个早上可以拉好几车。”村民胡柳誉说。肉桂不愁销路,增收有渠道,激活了村民自我脱贫的“造血功能”。去年,该村驻村工作队为贫困户发放种植7.95万株肉桂苗,绿了荒山杂林。胡静誉去年新种了5千多株,今年自己育苗又新种了七百多株,他说趁着春雨时节还要再种上一千株。“3年后就能收桂叶,5年后就能循环收桂皮。”看着刚种下的桂苗,胡静誉笑容可掬地说。满山的肉桂盘活了,至年底,永坑村名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从“农副产品搬运工” 向“行业市场领头雁”进阶 在罗定市浩良香料有限公司,厂房弥漫淡淡桂香,工人们戴着口罩正在切割、压装、打包桂皮,准备出口至中东、欧洲等地区;傍晚,位于金滩村的众润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厂房灯火通明,白天农户拉来的桂枝叶堆成小山丘,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加班加点开足马力赶制订单。当地种植的肉桂,肉桂油、肉桂醛含量高品质佳,并于2月11日向广州市药材公司提供桂枝粒20吨,用于制作新冠肺炎治疗药方“肺炎一号”。小小肉桂在战“疫”中贡献罗定力量,背后的“功臣”正是“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农业组织形式,畅通产销关系,让“小农户”衔接“大市场”。年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外出务工的陈建炜回到镇里,与几个农民合伙成立了一家以桂枝加工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在2个村庄开设了扶贫加工车间,企业与农户直接对接交易,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现在,日产桂枝粒2到3吨,订单不断。”陈建炜说。在与农户合作的基础上,榃滨镇以“强一产、优二产、延伸第三产业”的理念,通过深度规划三百亩桂苗育苗种植生产化示范基地,全面构建“产业联盟+专业合作社联社+专业合作社+农户”联农机制,培育引进肉桂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肉桂产品科技含量,创新开发肉桂精华液、肉桂米粉等肉桂系列新产品,引导肉桂企业从“农副产品搬运工”向“行业市场领头雁”进阶。破题肉桂产业高质量发展难题,榃滨镇引进罗定市粤桂实业有限公司在梅竹村委九新塘村投资设厂,投资3千多万元开展肉桂油深加工、肉桂皮初加工、科研开发等,以及建设现代化肉桂物流储存仓库。目前厂房已建成,将于今年7月进行设备调试和投产。蓝美表示,项目投产后,将从生产粗放型产品向精细型中高端产品转变,拉长肉桂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无形中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当下,全镇涌现肉桂专业合作社27家,肉桂企业15家,带动1万多肉桂种植户、4万多名农户增收。年全镇肉桂相关产业产值近6亿元,全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多元,98.21%贫困人口出列,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中国肉桂之乡精品旅游路线雏形已现以肉桂闻名,因肉桂而兴的榃滨镇,近年来,牢牢紧扣粤北生态发展区定位,充分利用肉桂南药特色资源和生态环境,走肉桂旅游康养一体化路径,全面聚焦“产学研医游”深度融合,以打造极具优势的南药特色“肉桂风情小镇”为目标,将肉桂精品旅游作为延伸第三产业的主阵地。中国肉桂之乡精品旅游路线建设成为榃滨镇着重打造的旅游名片。该镇确定肉桂景观林带、肉桂主题公园、乡村旅游精品村等三大板块建设内容,将科普、观光、种植、养生、非遗、科研等一系列融入肉桂精品旅游路线,让肉桂产业“接二连三”,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建设肉桂景观带。从罗岑高速进入榃滨,两侧郁郁葱葱桂山延绵数公里,自榃滨高速出口驶出沿国道向墟镇驶去,目之所及皆为肉桂林。目前,榃滨镇建成十里肉桂景观林带,提升罗定肉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进一步擦亮“中国肉桂之乡”品牌。建设肉桂主题公园。榃滨镇九张塘段路旁的肉桂主题公园是游客了解罗定肉桂历史必不可少的载体。公园占地0多亩,规划建成集种植生产、观光娱乐、采摘体验、科普教育、中医药研究、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目前,门楼、环山栈道、观光凉亭、观桂台以及指示标识等设施已完成,二期规划的“养生谷”“肉桂展览馆”等南药休闲、旅游、康养等功能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健全当地乡村旅游产业链发展,增加农户就业和收入。建设乡村旅游精品村。走进金滩村,山上田间、房前屋后皆种满肉桂,村民正忙着收割、卸桂、剥桂、晒桂,作为罗定市肉桂种植规模化的起源地,金滩村肉桂产业建立早,势头猛,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经过“三清三拆三整治”,昔日脏乱差村庄如今成了秀美景点,墙绘上墙,古法蒸桂油、张氏种桂传说、古树古建筑等挖掘盘活。由此带动下,该镇与广东宏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金滩村银竹根投资万发展南药肉桂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依托“中国肉桂之乡”这块品牌,榃滨镇通过政府搭台、企业经营、群众参与,中国肉桂之乡精品旅游路线雏形已具,为肉桂产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来源 南方+ 责编 晓扬 值班主任 覃俊杰 投稿/报料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ry/7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精油巧用的五十种方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