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0918/4476503.html
1来源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栽培于沙土或山地。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

多于秋季剥取,阴干,除去杂质及粗皮,用时捣碎。

2别名

菌桂、大桂、筒桂、辣桂、玉桂、牡桂、紫桂、桂皮、桂。

3药材性状

本品呈槽状或卷筒状,长30~px,宽或直径3~l0,厚0.2~20px。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和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气香浓烈,味甜、辣。

4性味与归经

味辛、甘,性大热;归肝、肾、脾、心经。

5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及粗皮。用时捣碎。

6功能与主治

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7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2、《别录》: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止唾,咳嗽,鼻齆;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

3、《药性论》:主治九种心痛,杀三虫,主破血,通利月闭,治软脚,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结气、拥痹,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主下痢,鼻息肉。杀草木毒。

4、《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症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

5、《珍珠囊》:去卫中风邪,秋冬下部腹痛。

6、《医学启源》:补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及表虚自汗。

7、《本草纲目》:治寒痹,风喑,阴盛失血,泻痢,惊癎治阳虚失血,内托痈疽痘疮,能引血化汗化脓,解蛇蝮毒。

8药用价值

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

增强补气血药物作用用治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在补气益血方中加入少量肉桂,可促进气血生长、流通。

1、控制血糖

肉桂中含有黄烷醇多酚类抗氧化物质,能提高胰岛素对血糖水平的稳定作用和降低胰岛素抵抗。肉桂中的某些成分具有类似于胰岛素的性质,也有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

2、祛痰镇咳

桂皮油吸收后由肺排出,可使黏液稀释,起到祛痰镇咳的作用。

3、消食顺气

肉桂中含有挥发油,有兴奋神经,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并能剌激胃肠黏膜,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可解除胃肠痉挛,消除胃肠积气,抑制肠内异常发酵。因而煮粥服食,除散寒止痛外,对胃肠积气、消化不良等,也有枳极的治疗作用。

9用法及用量

1~5克

10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忌服,孕妇慎服。

11药材故事

故事一

从前,四方山下的王家湾有个地主,姓王,掌管着四方山周围一带。四方山山高林深,山上有许多珍贵的药材和野生动物。王地主贴出告示,四方山是他祖辈用万两黄金买回来的,未经许可,任何人都不许上山。

有一年,气候干旱,庄稼无水浇灌,农民颗粒无收。老百姓的日常饮水也成了大问题,只能每天到15里外的长江挑水喝。地主有一个女儿,芳龄16,得了一种怪病,每个月总有几天面色苍白,肚子痛得厉害。地主请巫师做了几场法事,也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地主便进山拜神,希望保佑女儿不再被病魔缠身。这天,地主正在山里烧香拜佛,忽然远处走来一个小伙子。护山队上前抓住小伙说:“大胆刁民,竟敢背着背篓来我家老爷地盘上寻食,不怕我们打断你的腿?”小伙哈哈大笑说:“我当然怕老爷打断我的腿!不过,昨晚药王菩萨托梦给我,说小姐得了怪病,但念老爷诚心所在,特派我来告诉你们,这山上有一种草药能治小姐的病。但是有个条件,如果我治好了小姐的病,你们必须解除禁令,让附近的老百姓上山挖野菜、喝井水。”

地主一向对神很敬畏,便问小伙药王菩萨是怎么说的。小伙说:“四方山的山顶上有一片草丛,草丛里有一只鹿守着一口井。药王菩萨说,这井的第一口水必须由小姐先喝,喝完要开凿引渠,让山下的老百姓也喝,就可以解除小姐一半的病痛。此外,山中有一种从枝干到树叶都散发着香气的树,将这种树的树皮用井水熬成汤或磨成粉给小姐喝,小姐的病就能好了。”

地主半信半疑,决定与小伙上山。到了山顶,果然看见一片茂盛的草丛里有一只鹿,便叫人赶紧挖井,一口清泉喷涌而出,地主赶紧舀了一口来尝,泉水清冽,便吩咐手下继续挖,让泉水往山下流去。接着,小伙又叫山下的老百姓上山来挖野菜,帮忙割香樟树皮,并用其中一部分树皮熬水给小姐喝,同时将一部分香樟树皮晒干,磨成粉让小姐吞服。没过多久,小姐的病就好了。地主也遵守承诺,让附近的老百姓上山挖野菜,喝井水,人们都管那口井叫鹿井,而给小姐治病用的树皮叫肉桂。

故事二

相传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抚琴吟唱自编的《梧叶落》时,忽感咽喉疼痛,遂用大量清热泻火之药,症状得以缓和,但药停即发。后另请一名医,见其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六脉沉细,乃开肉桂一斤。药店老板对西施之病略有所知,看罢处方,不禁冷笑:“喉间肿痛溃烂,乃大热之症,岂能食辛温之肉桂?”便不予捡药,侍人只得空手而归。

西施道:“此人医术高明,当无戏言。眼下别无他法,先用少量试之。”西施先嚼一小块肉桂,感觉香甜可口,嚼完半斤,疼痛消失,进食无碍,大喜。药店老板闻讯,专程求教名医。名医答曰:“西施之患,乃虚寒阴火之喉疾,非用引火归元之法不能治也。肉桂用于治喉间痈疮,属特殊情况。

⊙文中内容仅供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编辑:沛宝

两性疑问,产品咨询欢迎拨打--

投稿或你有故事,欢迎给沛宝留言联系哦

戳这里,阅读原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xw/4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