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到外面吃饭,不巧听到隔壁包间有人在聊武夷山的茶,高声阔谈,穿墙而来。

一人在说:我刚从武夷山回来,原来真正的大红袍从始至终就只有景区里的那几棵树,现在还不让采了,外面卖的都是忽悠人的,全是假茶。另一人紧接着附和:岩茶水太深,反正我就喝某某茶,几百块一斤,能喝好几个月。有闲钱花不完,才去喝那些价格贵上天的牛肉、马肉。

听到这番话,一时无语。当时我正在百无聊赖的等着上菜,虽然类似的评价,已经听到不止一回两回,但亲自耳闻,还真让人有些百感交集。

无独有偶,之前的文章里,还看到这样的留言:

“明明武夷岩茶原本只有一种称呼叫大红袍,后来加了牛肉、马肉、水仙等,其实就是为了卖个好价钱。”

每每看到这样的新手评论,又气又笑,无可奈何,哭笑不得,只能耐着性子回复过去:

“原来武夷岩茶中的大红袍名气大,为了销售,岩茶很多品种对外会标上“大红袍”进行售卖。这几年岩茶火了,所以原来的那些品种又叫回了自己的名字,大红袍只是武夷岩茶的一种品种而已,认真说起岩茶的品种多达多种呢!

茶界江湖里被封神的大红袍,给人留下的印象太过神秘。在大众茶客里头,向来是争议众说纷纭。

确实,太乱了。

《2》

大红袍究竟是什么?

之前的文章里已经提过了,大红袍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多义词,拥有百变身份。

广义上所有岩茶都可以称为大红袍,狭义上它可以是九龙窠崖壁上被供起来的母树,也是武夷岩茶的高度精神象征,还是商品拼配大红袍统称。

武夷山景区里,被世人熟知的那六棵母树,经科研专家的“滴血验亲”,溯源起点,分别由三个品种组成,奇丹,雀舌,北斗。这六棵国宝级般,纪念价值难以估测的母树,出于保护的需要,在年就被要求停止采摘,现在仅是作为景点供游客观赏。

论及何为母树正统的问题,说法不一,众说纷纭。这段错综复杂历史,说来话长,对此感兴趣的茶友,可以查看我们之前拍摄的视频,看看谁才是大红袍的亲儿子。

总之,这些母树们经无性繁殖研究成功后,生出了两个比较有名气的崽。一曰奇丹,一曰北斗,正式推向市场,早年间,还曾号召过茶农们广泛种植。考虑到这层渊源,且出于推广的需要,它们有着纯种大红袍,母树大红袍东宫太子等说法。

但从严谨的角度看,据传从明末清初已经红极一时的“大红袍”,成名已久,但后来因战乱等种种缘故,淹没于茫茫茶海。后世有人为了纪念“大红袍”这味名茶,特意找到数株茶树,栽培到崖壁上。

但现代科学的品种鉴定,已经证明,景区里的那六棵茶树,压根不是同一品种。到现在,历史上真正的大红袍,到现在谁也不清楚是什么品种。更别提,从某某株茶树,无性扦插繁殖的后代们,究竟是不是“纯种”了。

另外,大红袍的身上,还有许多值得“去魅”的故事传说。诸如,状元归来答谢为茶树披红袍,给皇室治病,猴子采茶等等坊间流传。从这些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可以看出,从古到今,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造势宣传都是推广的一招法宝。

既然,真正的大红袍究竟为何品种,已经无从得知。而在民间拥有高人气和高知名度的“大红袍”,作为一个重要IP,自然要引渡过来,为推广武夷岩茶,发光发热。基于这层背景,取岩茶品种,拼配出具备“岩骨花香”风味的茶品,在商品名称定义上,顺理成章的成了“拼配大红袍”,在市面上流通。

基本上,我们现在能够买到,喝到的大红袍,就是由拼配得来。

岩茶的拼配不是滥竽充数,做出一款优质拼配大红袍,非常考究技术。

从原料,到火功一致,再到风味协调,做到将香气好与口感好的前提下,取长补短,优势综合,做出有香、有水、有韵的拼配大红袍,俘获一众茶客芳心。难度不小。

有名气又不愁产量的拼配大红袍,销量逐渐高涨。可以说,拼配大红袍的问世,进一步的推动了武夷岩茶发展,或者说“大红袍”的成名。以至于很多喝茶的人,只知有大红袍,而不知武夷岩茶的存在,更不知有水仙、肉桂、铁罗汉了。

背靠大树好乘凉,为节省宣传成本,大红袍成了岩茶的统称。大红袍这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成了武夷岩茶里的金字招牌,被封为茶王,在岩茶历史发展上居功至伟。

纵览过大红袍的发展史后,就不难解释为何大红袍会成为多义词,概念众多了!

《3》

市面上的大红袍,究竟有多乱?

古早版“武夷岩茶天价茶榜”上,位于榜首的,赫然是母树大红袍,标价是万元一斤。看到这个价格,就让人倒吸一口冷空气,这么贵?喝一口能成仙?一时间,引起众多波澜,议论纷纷。

据传这万元的标价,有据可循。

据查证母树大红袍的拍卖价,年4月13日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拍出的19.8万元,年在第7届武夷山红袍节上又拍卖出20.8万元的天价。(注:上述拍卖价格单位均是20克)

按“每克价”换算成“每斤价”,得出这样的天文数字,并不浮夸。

但广大茶友要明确一点,母树大红袍早已停产多年。考虑到武夷岩茶作为焙火茶,不提倡存老茶这点。真正的母树大红袍,早已是有价无市,哪怕富可敌国,未必能买到。

现在的大红袍,更多是“泛指”意义。

多去留意市面上的岩茶包装,便能发现,那些直接标注“大红袍”三个字的,早已经是约定俗成的通用包装,往里面装入任何一款岩茶,都可以。

基于拼配大红袍的特点,很多新手反映到,每次喝大红袍,觉得都不是一个味,这再正常不过。

《4》

武夷岩茶本身,茶树品种资源丰富,单单是本地的原生品种,就已包括有众多优秀名丛。

喝武夷岩茶,从源头看,不应该太过去神化大红袍。

毕竟在岩茶里,除了大红袍,还有很多优秀选手。比如肉桂、水仙、铁罗汉、水金龟、矮脚乌龙、梅占等等。

繁花似海,精彩纷呈,不容错过。

大红袍这个金字招牌,是岩茶的高度象征。

但真正走进岩茶的世界后,你就会发现,武夷岩茶的品种精彩,远不止是大红袍。

平心而论,如果你真爱武夷岩茶,那么不该停留在大红袍的旧时代!只认大红袍,冤枉其它品种,觉得都是“假岩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yf/10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