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源涧也是马头岩坑人
白癜风治疗办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03/4249431.html 《1》 之前在介绍马头岩山场合集时,顺道提起了悟源涧。 然后,不出意料,又看到了阴阳怪气的留言。 “悟源涧是马头岩?坑人!” 当场麻花就给他怼回去,“等本姑娘有空了,再给你好好科普武夷山的这些山场。” 提到马头岩这个大山场,熟悉岩茶的茶客,对它都不会陌生。 在正岩山场版图里,归属于马头岩的小山场,数量非常多。 有最早开山种茶的,地势平坦的“开山坪”; 有道观所在地的“磊石岩”,就在马头岩知名地标的道观底下,那里前后都有高峰挡着,光照充足,但又不至于太晒,先天优势明显; 还有我们上次去爬“半天腰”时,路过的“象鼻峰”,那里就像一片避世的桃花源。 五一节期间去那里的时候,虽然岩茶春茶采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但那片小山场一个人都没有。 并且周围环境给人的感觉,很像老舍笔下写的《济南的冬天》,四周都被小山包围着,只在我们进入的地方,缺了一道口,中间就像摇篮似的,四周安谧极了。 当然,下属在马头岩的小山场,还有包括桃树窠、猫耳石、蟠龙涧、马岗、云峰岗、赌博岭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以及,今天要提到的主角——悟源涧! 《2》 在马头岩里,悟源涧这个山场比较特殊。 对不少岩茶茶客来说,提起悟源涧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马头岩,而是大名鼎鼎的三坑两涧。 (注:三坑两涧为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流香涧、悟源涧。) 但是,从行政规划看,悟源涧属于马头。准确来说,它归入“天心村马头组”所辖。 也就是说,只有马头组的村民,才会分有悟源涧的山场资源。 这就好比,鬼洞在广义上也包括在慧苑里。 当初在划分茶地时,本着就近划分的原则,只有慧苑组的村民,才会分得鬼洞山场。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将悟源涧归入马头山场,未尝不可! 下面,贴一张天心村部的地图出来,大家一看便能明了。 《3》 围绕着悟源涧,历来争议不少。 比如,很多人一直都想不明白: 在岩茶山场里,明明是马头岩的名气更大更响亮。为什么悟源涧却能盖过马头岩的风头,跻身于三坑两涧? 这里,先留个悬念,后文再来慢慢揭晓。 实地走访过后,可以发现,悟源涧是典型的坑涧山场,小气候清凉。 悟源涧,是一条很长的峡谷。 从大红袍景区入口,沿着左侧石阶,一路往上。等到翻过开山坪,沿着道观小路往右拐,就到了悟源涧。 今年五月去武夷山时,天气微热。 一路拾阶而上,在登上无数石阶后,让人累得又热又脚软乏力。 但是,一脚跨进悟源涧时,会让人有进入空调房的错觉,四周围的空气突然变得凉快下来。 两山夹峙,中间是石头穿凿而成的窄道,仅容一人通过。阵阵凉飕飕的穿堂风,不断袭来。 站立其中,只感觉大声吆喝一嗓子,还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尤其是进行到半程时,岩壁上刻有据说是乾隆年间的摩崖石刻。这时候再抬头望去,视线上移,只让人越发觉得两边的山,格外地高。 高山仰止,莫名就给人传递出高冷的、庄严的、巍峨的气势。 两山中间,流淌着清澈的溪涧,这处的水源,便是大名鼎鼎的悟源涧! 《4》 从道观底下的磊石岩,一路往里走去,走进悟源涧深处。 心里忽然就默念起,《桃花源记》里的句子。“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越往下走,越到后面,越是宽敞。 等走到路的尽头,才能看到茶地。 但是,从“两山夹峙,坑涧潺潺”的地貌特点看,不难看出,悟源涧这片的茶地有限,可以种茶的地方不多。 市面上的“悟源涧肉桂”,产量稀少,真货不多。 提到悟源涧,麻花还想起一件往事。有一年初秋,在吃过晚饭后,茶农邀我们去马头岩逛逛,顺道消消食。 上山路上夕阳斜照,百鸟啾啾,光线极柔美。 但等我们走到悟源涧时,暮色四合,夜幕即将来临。 但可怕的是,那天在穿过略显阴森的悟源涧后,好不容易找到那片肉桂茶树。 刚兴奋地上前,打算拍点照片作素材时,在某棵肉桂的树枝上,发现一块白白的斑点。 乍眼一看,还以为茶树身上长出白色的苔藓。但定睛一看,吓人一大跳——有蛇,快走! 上面有条银白色的四脚蛇,正在自己的领地范围里,闲庭漫步。 作为昼伏夜出的动物,估计对它们来说,新的一夜刚刚开始,结束了白天的燥热后,彼时的它,正精神得很。 麻花和它对视了一眼后,赶紧提醒村姑,不要过来了,这里有蛇。 但紧跟在后面的村姑,一听到“蛇”字,早就大惊失色,慌忙往回奔去了。 想来,因为这里涧幽谷长,地理位置潮湿阴凉,所以会多蛇虫出没。 过去翻到一本神话志怪的书,里面提到,银蛇多是美女的化身。 嘿嘿,还真是没想到,在悟源涧这个地方,竟还能分布美女蛇! 《5》 跻身入三坑两涧的“悟源涧”,这里产出的岩茶,风味有何特点? 去年冬天在试马头岩肉桂组合时,有挑中一款悟源涧肉桂。 剪开泡袋,干茶条索均匀,褐多咖少,焦香充足。可见发酵程度适中,有传统焙火工艺的风格。 且,由于焙火较重,那泡肉桂的盖香上,焦糖香浓郁,闻起来有着成熟圆润的气息。 焦糖香在前,桂皮香在后,奶油香盈盈而出。 汤水入口细滑,纯净,甘和,酵爽,滋味层次丰富。 甘香醇厚,在回味里,桂皮香像是初升的朝霞,在回甘里冉冉升起。 在焙火较足的前提下,回甘带着焦香与清甜,茶味体验十分美妙。 以那泡悟源涧作为缩影,它很有代表性。 正岩坑涧茶的风味,不是张扬、霸道、刺激、浓重的。 而是汤感柔滑,滋味丰富,茶汤喝起来很丰腴,回甘清甜,且回甘时还能回味到不少桂皮香。 作为马头山场的代表茶,悟源涧肉桂、蟠龙涧肉桂、桃树窠肉桂等,这些下属在马头的肉桂,它们本身刚好可以打破一个在岩茶界盛行已久的谣传——“马肉”的风味都是霸气刺激。 其实,百闻不如一见。 等亲自试过,便能弄明白真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6》 下面,是揭晓谜底的时间。 悟源涧,凭什么盖过马头岩,跻身三坑两涧? 事实是,大家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三坑两涧。片面地认为在那里,仅有包括三条坑,两个涧。 其实不是,从地图导航上,不难看出,三坑两涧刚好涵盖了一个小范围。 在这个范围里,也有包括马头岩,天心岩等核心山场。 只要在这个范围圈内,就能顺利跻身进入顶级岩茶山场俱乐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yf/8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封存30年的卤水配方,不管什么卤菜都可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