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电子烟能不能致癌会不会上瘾好不好戒十个
氮芥酊 http://pf.39.net/bdfyy/qsnbdf/180426/6195042.html 苏洋|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甘蔚|腾讯新闻知识官,英国牛津大学遗传统计学研究员近日,国家卫健委在北京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下称“《报告》”),再次对电子烟问题做出回应。《报告》从电子烟烟液、气溶胶的有害物质,以及青少年使用电子烟后更易沾染卷烟等方面详细指出了电子烟的健康危害,并附有相关研究证明。电子烟是否有害?我们来细数电子烟与传统香烟在成瘾性、有毒有害物质、戒断难度等方面进行总结。 Q1:电子烟当中检测出来的甲醛、乙醛、丙烯醛、邻甲基苯甲醛对人体都有哪些危害?和传统烟比,哪个危害更大? 电子烟是在电热的条件下将烟油(植物甘油、丙二醇、尼古丁和调味剂的混合物)加热、雾化,烟气中会产生挥发性羰基化合物,是主要的有害成分之一。羰基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包括甲醛、乙醛、丙烯醛、邻甲基苯甲醛和乙二醛等,这些都是已知的致癌毒物,具有潜在危险,可对使用者的健康产生各种影响。 甲醛活性极强且易溶于水,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与鼻窦癌和鼻咽癌相关的I类致癌物质,即“已知人类致癌物”。同时,我国国家毒理学计划则在年发布的《致癌物报告(第十二版)》将甲醛明确列为“已知人类致癌物”。 乙醛也是一种高致突变性、活性强的致癌物质,被IARC列为IIB类致癌物质。乙醛的危害性其实早已被证明,因为它也会在饮酒的过程中产生。我们知道,喝酒后酒精(乙醇)会通过乙醇脱氢酶(ADH)催化产生乙醛,乙醛进一步在乙醛脱氢酶(ALDH)的作用下形成乙酸。然而,亚州人普遍拥有一些基因变异,这些变异会导致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增加或者乙醛脱氢酶(ALDH)活性降低,这导致了乙醛在人体内大量堆积,引起身体不适—头晕、脸红、行动力和反应力减缓—即醉酒的表现。一项在超过7万亚洲人的研究中发现,在携带可导致乙醛脱氢酶(ALDH)活性降低的基因变异人群,由于醉酒反应强烈,他们总体饮酒要少显著少于其他人,而其他人由于饮酒多,体内乙醛浓度高,其癌症风险增加32%。而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布的16万研究发现,对于男性来说,每天喝两40度白酒或者2听啤酒,缺血性中风风险增加27%,出血性脑中风(出血性中风)风险增加58%!还会让舒张压增高4.3个毫米汞柱。既吸烟又饮酒的人,其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国家结核控制规划指出,丙烯醛会刺激鼻腔并损害肺粘膜。邻甲基苯甲醛是有毒的强氧化剂,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吸入强烈刺激呼吸道。乙二醛和甲基乙二醛具有致突变性,可与人体的DNA反应,导致断裂或变异,诱发癌细胞生成。甲醛释放剂(半缩醛)在呼吸道中的行为目前尚不清楚。 电子烟中羰基化合物的含量在不同品牌之间,甚至同一产品的不同样本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电子烟中检测到的羰基化合物水平低于传统烟烟雾,但在电子烟气溶胶中也有报告非常高水平的甲醛。例如,Kosmider等在的一项研究中,测试了波兰电子烟产生的13个气溶胶样本,在其中8个样本中检测到甲醛和乙醛。在较低电压下,电子烟气溶胶中的甲醛和乙醛含量,分别比传统烟烟雾中的甲醛和乙醛含量平均低13倍和倍。 另一项由Hutzler等人开展的研究,测量了电子烟气溶胶中的甲醛。研究发现电子烟使用者暴露于甲醛的程度与传统烟相当。他们测量了每10次吸入的最终馏分中甲醛含量为20~50μg,相当于抽一支传统烟的暴露量。Blair等人测量比较了电子烟和传统烟烟雾气溶胶中的丙烯醛,发现5次电子烟的丙烯醛含量为0.±0.μg,而9次传统烟的丙烯醛含量为2.61±0.16μg。所有平均值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都有很大的范围,这表明在这些化学品的释放方面,产品之间存在不一致。Tayyarah研究员测试了电子烟气溶胶中的55种有害和潜在有害成分,并定量了三种羰基(丙烯醛、乙醛和丙醛),其水平比传统烟烟雾低86至倍。 Q2:传统烟当中的烟焦油、尼古丁,在电子烟中是否也含有?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和传统烟比,哪个危害更大? 电子烟不产生焦油和一氧化碳,因而降低了焦油和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 但电子烟中含有成瘾性物质--尼古丁。尼古丁是一种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可以刺激气管上皮细胞、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存在的蛋白受体--烟碱乙酰胆碱受体。遗传学研究发现,烟碱乙酰胆碱受体与肺癌相关,该受体可以调节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不受控制的细胞增殖是癌症的标志。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相关的基因与肺癌发病风险相关。此外,还观察到非吸烟者和非小细胞肺癌吸烟者之间烟碱乙酰胆碱受体表达谱的差异。 电子烟中尼古丁的对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慢性激活是否会导致肺癌尚不清楚,但受体通过改变细胞增殖和凋亡抗性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已被报道。 研究发现,尼古丁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的渗漏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此外,接触尼古丁(而不是丙二醇/植物甘油)会增加动脉僵硬程度,并对微循环产生不利影响,这表明电子烟释放的尼古丁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电子烟中的尼古丁暴露可能会对任何表达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器官产生影响。因此,电子烟的使用可能会影响呼吸道炎症,增加感染、患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癌的风险。除尼古丁外,在通常的使用条件下,电子烟中潜在有毒物质的暴露程度与可燃烟草卷烟相比较低,但无法因此得出结论认为它的健康危害就比传统烟小。 Q3:电子烟气溶胶有哪些危害?吸电子烟“二手烟”,相比传统烟的二手烟,哪个伤害性更大? 电子烟的气溶胶不是无害的“水蒸气”。使用者从电子烟设备中吸入并呼出的烟雾中含有有害物质和潜在有害物质,包括尼古丁、可以吸入肺部深处的超细颗粒、香料(如双乙酰,一种与严重肺部疾病有关的化学物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致癌物质、重金属(如镍、锡和铅)等。因此,吸电子烟“二手烟”依然是有害的。 正是如此,英国等欧洲各国也把电子烟纳入法律,禁止在公共场所和封闭空间(常理解为“任何有顶蓬的结构”)内使用。但由于相比传统卷烟的“二手烟”,电子烟“二手烟”没有高浓度的焦油和一氧化碳,它们导致心血管疾病、癌症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目前的一些证据认为其伤害性小于传统烟,但依然有害。电子烟产生的复杂化学物质繁多,且电子烟被发明被使用的年限短,其“二手烟”的长期健康危害是否区别于传统烟尚未有证据,亟待更多的研究进行跟踪确证。 Q4:电子烟当中添加的香味,是否对人体有害? 电子烟的烟油含有多种香味添加剂,按照化学元素类别可分为醛类、醇类、吡嗪、酮类,以及包括乙基麦芽醇在内的甜味剂(如下图表)。 这些不同香味的添加剂与其他化学物质结合,产生了市场上名目繁多的调味电子烟液。有的调味添加剂是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香料。然而,它们以电子烟的形式吸入肺部的安全性尚不明确。虽然对这些添加剂的职业暴露接触是受管制的,但其在电子烟中的浓度却未受管制。这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因为甲醛调味剂在高浓度下是有害的。通过电子烟吸到肺部的调味剂浓度,和尼古丁一样,尚不清楚。 一项体外研究评估了大约种烟油,发现烟油中香料的数量与其体外毒性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不同烟油中香兰素和肉桂醛的浓度与总体毒性相关。烟液中肉桂醛的浓度可超过1m(摩尔),而肉桂醛味的电子烟气溶胶可引起体内上皮细胞的细胞毒性和纤毛功能障碍和炎症。 人们对烟液中存在的黄油味双乙酰较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jj/8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牛肉rdquo牛栏坑肉
- 下一篇文章: 两味药治失眠心肾一交,立刻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