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一场盐城马拉松,让中国马拉松几大排行榜重新洗牌:

来自福建的钱鼎彬,凭借盐马夺冠成绩2:13:22,跃居体制外十强榜前三(下表来自《马拉松》,下同)和业余(无运动员注册经历)十强榜第二,仅次于贾俄仁加:

他同时入围年度十强榜,而且是其中唯一的业余跑者,其他人的成绩均创造于徐州奥运选拔赛:

接下来的周末,他又是最大赢家:在4/24成都双遗马拉松,以2:15:22获胜并打破赛会纪录,领先亚军、原“体制外一哥”管油胜将近1分钟之多。

在中国业余顶尖高手之中,钱鼎彬还有两点与众不同:他既没进过体校,也从未上过高原,堪称罕见的异数另类。

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盐城大突破

今年头几场比赛,钱鼎彬都跑得不太理想,均与领奖台擦肩而过。

他的开春首场比赛,是3月14日南京溧水山地半程马拉松,第四。

第一个全马则是3月28日宿迁马拉松,又是第四。

第二个是两周后的4/10无锡马拉松,还是第四!

“每次都出了点状况,后面的状态都不行,都有点抽筋。”本周在接受笔者专访时,钱鼎彬解释说。

为此他饱受一些同行质疑,被讥讽成绩不行、水平就这样子,只有被绝杀的份儿。

“盐城就爆发给他们看,年轻气盛嘛。”

作为邀请选手参赛的他,盐马前10公里和半程第二集团跑在一起,其中之一是体制外高手王涛。

作为三人中唯一的全程选手,他居然还为这一集团领跑。

“我让他们带,他们不带。我一在他们后面跟,他们就放慢速度。我觉得速度太慢,只好上去带。”

跑到11公里处,全半程分道。后面三十几公里,他都是独自一人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半程用时67分多,比半马第二三名(68:37和68:47;遥遥领先的第一名66:03)还快。

这意味着他后半程仅用时66分左右,跑出前慢后快的负分段。全程平均配速正好是3:10/km。

最终他以2:13:22大获全胜,比第二名快8分半钟,同时大幅PB超过3分半钟!

此役之所以能取得大突破,钱鼎彬分析说,一是赛道好跑:总爬升仅五六十米(起终点在同一处),而且坡道平缓。

“对我来说,缓上坡和平路差不多,缓下坡自然会更快——这是我最擅长跑的,所以跑得比较轻松。”

其次是天气非常好:起跑时气温9度,全程基本都是阴天,太阳只是偶尔露一小脸。

不过,补给站没有提供能量胶,他自己带了两个,分别在20和30公里吃下。

坐二望一

如果说钱鼎彬在盐城迎战的对手都名气不太大,那么六天后在成都双遗马拉松,他遭遇的则是两个强敌:

大名鼎鼎的原体制外常胜将军、现效力于青海队的管油胜,以及在宿迁以6秒之差绝杀自己的广东业余高手陈华威。

比赛前8公里,他和管油胜并驾齐驱,交替领先。

“8公里过后,我就自己出去了。他跟了我十几公里,估计跑不赢我,就放了。”

但钱鼎彬也客观地指出,管油胜前面跑了很多场比赛(例如一周前西安马拉松和宝鸡半马背靠背,两战两胜),人有点累了。

对于去年在杭州以2:13:48创造PB的管油胜,他以前也想过有朝一日可以超越;“这次刚好天时地利人和,就跑出来了。”

现在他和全国业余第一、去年上马冠军贾俄仁加的差距,仅为区区38秒:2:12:44vs2:13:22。

在他看来,自己和这位青海藏族高手“实力相当吧——没有说比他强,也不会比他弱。如果在赛场上碰到了,我也会跟他掰扯掰扯”。

钱鼎彬的半马PB,是在年广东韶关丹霞山山地马拉松创造的1:05:40。那次他拿了第三,第一正是贾俄仁加。

他坦言那场比赛虽然赛道比较难,但跑表显示距离短了几百米。

他的半马第二好成绩,则是去年舟山的1:06:26,不过那次的发挥也不尽理想:在全程选手后面出发,前面比较拥挤。

毫无体育背景

钱鼎彬年10月出生于地处福建省西部的龙岩市连城县。

他父亲以前是卖水果的,原本身体就不好,十多年前又患上帕金森氏症,从年起就丧失劳动能力,一直待在家中。

于是,全家只得靠不识字的母亲打零工养活。他哥哥一到18岁,就辍学外出打工;他也想尽一切办法自己挣钱。

“我读大学没找家里要过钱:学费自己贷款,生活费是亲戚帮忙凑的,不够就自己出去打工。”

之所以成为一个半职业跑者,他“纯属自己喜欢”,因为整个家族都没有从事体育行业的。

他哥哥是厨师,身体也不怎么好,从小不好动。而钱鼎彬从小就闲不住,“漫山遍野地到处乱跑”。

他上下学都是跑的。虽然距离只有一两公里,但周末去当地著名景点冠豸(zhai4,同“寨”)山等地爬山,别人骑自行车,他都是跑步往返,一个来回十几二十公里。

“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跑,一次能跑一个小时左右。”

他初三开始参加比赛,县赛最好名次是米全县第三,高中时代的最高奖项是米全市第三。

到年,钱鼎彬到厦门上大专,学的是酒店管理。

“当时是随便选一个专业,只求赶紧毕业、赶紧实习;就是学一点服务理念。”

毕业后,他先给一个开店的朋友帮忙,主要是陪那位同样喜欢跑步的朋友跑。

干了半年、攒了点钱之后,他移居武夷山市,平时在那里工作、训练,想家时就回连城。

跑马七年

在厦门期间,钱鼎彬第一次接触到马拉松。

年9月开学后,他练了三个多月,便参加年1月的厦马马拉松,首马跑进3:10——也算个业余高手。

以下是他的首马照片。看上去似乎不太像八年后的全国顶尖业余精英。

年,他才跑进3小时,原因是“年考驾照又兼职挣钱,没怎么跑”。

钱鼎彬突破2:30大关,是在年4月湖北潜江马拉松。由央视直播的那场比赛,也是他的成名战。

那次他以2:29:06夺得国际第八、国内第一,国内第二是原“重庆一哥”赵浩。

一年后,赵浩先跑进2:20——在年柏林马拉松,那次他穿的是耐克碳板鞋。

钱鼎彬则在年6月成为°的签约跑者,“当时他们刚好也在招运动员”。

就在同一个月的吉林马拉松,他再下一城,以2:24排名大众组第一(全国锦标赛冠军成绩2:21)并突破2:25。

这也让他超过来自南平的游培泉(当时PB2:27),跃居“福建一哥”。

游培泉现在的PB是2:23,但钱鼎彬称他越野了得,在国内名列前茅,自己则不跑越野和超马,“不接触这些”。

年5月秦皇岛马拉松,钱鼎彬以2:20:40兵临2:20城下。

由于疫情耽误,年11月他终于第一次打开2:20,在绍兴跑出2:18:36。

去年常州精英赛,他以2:16:54名列第五(这也是他的前PB),年底在福州又是一个2:17。

他原本打算在厦门PB,无奈厦马延期,只能直接进入冬训。

如果他上高原……

几乎每年都PB的钱鼎彬承认,这几年自己是“稳中有升,一步一步慢慢提高”,但“都是有规划,不是瞎跑的”。

他一天两练,月跑量多公里,每周约公里。

他的训练模式和比赛风格相近,都是“前面慢一点,后面越来越快。这与训练方法和个人身体情况密切相关,因人而异”。

他有一个教练——武夷山当地的体育老师。他不跑马拉松,只是喜欢研究。

高原他一次都没去过。“我感觉在平原还没练到极限,还有提升空间。”

他认为只要硬件、软件跟得上,在低海拔地区也可以练到两小时十一二分的水平。“先把现有的条件发挥到极致,再去挑战更高的台阶。”

他已经有高原训练的计划,决定今年夏天去云南呈贡待一个月。

以他现在的实力,高原训练能否让他提升到2:10左右?

“应该会提升,但提升多少要看你适应得如何。能适应的话,可能会成绩大长;不适应的话,前一阶段可能反而会下降。这是别人给我的参考意见。”

对于自己这两年进步神速的主要原因,钱鼎彬总结出以下五个:

信仰:耶稣基督的带领。精神:从小热爱跑步,量变引起质变。家庭:我要变得强大,改善家庭的生活状况。自己:追梦,一直不断的努力。赞助商:°给予的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由于周日经常要比赛,年开始信教的他,显然礼拜天难得有时间上教堂。

对此他的看法是:“不一定要去教堂,有空就去,没时间就自己看《圣经》。”

跑马兼卖茶

几乎每周一赛的钱鼎彬,相当注重赛后和训练后的身体康复。

每次跑完,他都会去理疗、放松;他有固定的理疗师和理疗仪器。这使得他基本无伤无病。

除了跑步,他还和朋友合伙经营茶叶销售生意,红茶、大红袍、肉桂等都做;他负责推广。

每天他会先训练一个多小时再工作。工作主要是在手机上操作:网络上和别人聊,偶尔才需要亲自出面。

出去比赛时,他会带上公司的产品顺带推销,也曾穿着公司的广告衫参赛。

他们去年年底刚起步,迄今才三四个月,万事开头难。好在生意还行,尤其是近期适逢采茶季。“客户越来越多,已经有一点盈利了。”

当然,公司的盈利现在还赶不上他挣到的比赛奖金。

早在年,钱鼎彬就开始拿奖金——在厦门一些小比赛。

他第一次拿全马奖金,是年1月金门马拉松,2:32,第九名。

那次的奖金只有三千多元。他花了一千多买高粱酒、酥糖、牛肉干等当地特产,再扣掉一千多的路费,“基本上就是去旅游”。

而最近两个周末的胜利,也让他收获颇丰:

盐城马拉松冠军奖2万元,中国籍选手第一名奖1万元;破赛会纪录再奖1万。

成都双遗马拉松,冠军奖1.5万,破赛会纪录2万元。

“奖金我妈让我自己保管,我对这个是有规划的:部分给我妈作生活费,自己结婚的钱也得准备好。”

不过,他现在还没有女朋友,“还是先立业吧”。

这个周末钱鼎彬不出去比赛,因为采茶太忙了。

上半年他也没什么大比赛,5月会去比些半程之类,比如长江“超级半程马拉松”五城联赛中的枝江站;下半年还不确定。

钱鼎彬的跑马经历,预示着中国体制外马拉松或许会有逼近2:10大关的一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pz/1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