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厘散内服与外敷20个新用途
1、治偏头痛:取川芎10克、全蝎5克,煎汤冲服七厘散2克,每日服2次,3天为一疗程,一般用药1~2个疗程即可治愈。 2、治风湿性关节炎:取七厘散2克,温黄酒送服,每日2次,5天为一疗程,可连服3-4个疗程。 3、治痔疮:先用温开水约ml,加入高锰酸钾1克,洗浴肛门约半小时,然后取七厘散3克,加硫磺软膏5支,调为糊状,涂于肛门内外患处,每晚1次,连用2-4个月。治疗期间,避免重体力劳动及饮酒。 4、治腱鞘囊肿:取国公酒与七厘散调成糊状(用量据患处面积而定),外敷患处,外用纱布固定在12小时以上,每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2-4次即愈。或取七厘散6~9克,加入适量风湿骨痛药酒,混合均匀并调为糊状,外敷于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外敷12小时以上,连续用药5~7天,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5、治中耳炎:先用消毒棉球揩净外耳道分泌物,再用双氧水清洗,拭干后取少量七厘散用纸管(塑料管)吹入患耳内,每天1次,一般用药2-4日即可痊愈。 6、褥疮:首先给患处清创,除去坏死组织,然后将七厘散均匀撒布于创面上,其厚度以隐约可见基底组织为佳,然后盖上凡士林纱条,最后以消毒敷料包扎。治疗初期,疮面渗液较多,若敷料被渗透,即予更换,约3日后渗液即可明显减少,每日换药1次,直至疮面愈合。 7、外科疮疡:将七厘散5克,大黄粉50克混合均匀,加凡士林适量调为软膏备用。按患处面积大小,将药膏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严重者每日换药2次,连用5-7天。适用于外科疮疡、化脓性指头炎、腱鞘炎、乳痈、跌打损伤等。 8、腱鞘囊肿:取七厘散适量与风湿骨痛药酒混合,调为药糊,外敷患处,固定,每日外敷12小时以上,连用5-7天。 9、慢性咽炎:取七厘散每次0.3克,每日2次口服,另取半支药粉喷吹咽后壁,每日2次。对慢性咽炎日久,咽部黏膜瘀血肥厚,咽后壁滤泡累累者,疗效尤佳。
10、肌肉注射后局部红肿硬结:取七厘散适量,加入白酒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用药5~7天可愈。可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11、输液后静脉炎:立即停止在局部输液,然后取七厘散3克,加凡士林适量,调为软膏,按患处面积大小涂敷患处,外用无菌纱布敷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5-7天。 1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七厘散2份,凡士林8份,调匀成膏备用。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七星皮肤针叩刺,以隐隐出血为度,然后将七厘膏均匀涂抹叩刺处,外敷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每3-5天治疗1次,一般连续治疗7-14次即可获愈。 13、肱骨外上髁炎:取七厘散3~6克,加入白酒调为糊状,外敷患处,外贴代温灸膏。每天换药1次,7天为1个疗程,一般外敷用药1~2个疗程。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14、急性乳腺炎:取七厘散6克,大黄粉50克,混合均匀,加入凡士林适量调为软膏备用。使用时将药膏外敷于患处,每天换药1次,严重者每天换药2次,一般外敷用药5~7天可愈。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15、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取七厘散6~9克,加入75%酒精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局部包扎。每天换药1次,连续外敷7~10天可愈。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16、急性淋巴结炎:取七厘散6克,加入食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2次,连续用药3~5天可愈。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17、痛经:将七厘散3~6克撒在关元穴上,外用香桂活血膏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外敷用药2~3天。连续使用2~3个月经周期即可。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18、急性睾丸炎:取七厘散6克,加入大黄粉、黄连粉、黄柏粉各50克,混合均匀,加入清水适量,调为软膏备用。按患处面积大小,将药膏外敷于患处。每天换药1次,连续外敷5~7天可愈。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19、化脓性中耳炎:先将外耳道的脓性分泌物揩净,再取过氧化氢(双氧水)清洁外耳道,揩干后取少量七厘散用麦杆管将药末吹入患耳。每天1次,一般用药2~4天可痊愈。可清热解毒。 20、痈疖:取七厘散6~9克,加入食醋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外敷3~5天可愈。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外敷涌泉穴治疗肺心病: 桃仁、杏仁各12g,栀子3g,胡椒7粒,糯米14粒,紫皮大蒜10瓣,捣碎用生鸡蛋1个调为糊状,每晚睡前洗净足部,将5ml药糊(左右脚交替应用)贴于涌泉穴,每日1次。外敷后局部可见青紫,无须处理;若患者水肿明显,可取蓖麻子30~40粒捣碎加入外敷药物中。 治腱鞘囊肿偏方 方1 芒硝60克、大蒜60克。 共捣如泥备用。囊肿在膨关节及手背者,芒硝份量大于大蒜(6:4),发于腘窝及膝关节者,芒硝少于大蒜(4:6)。用时先在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防止损伤,然后敷药玩肿处,用布包扎,如敷2~4小时后皮肤觉有发热的痛者,去药并抹去凡士林,半小时后再敷。 腱鞘囊肿寒凝痰湿瘀阻型。 方2 红花15克、酒毫升。 红花入热酒浸透后迅速取出,放于患处反复搓擦,每日数次。 腱鞘囊肿。 方3 徐长卿全草(干品)克、白酒毫升。 浸10天即可使用。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不锈钢针穿刺囊肿如梅花样,力求刺透,接着将药酒棉球湿敷,加盖敷料并用胶布固定,将要干燥时加入药液,保持一定湿度。隔日针刺1次,依上法湿敷,7日内囊肿可消。 腱鞘囊肿寒凝痰湿瘀阻型。 方4 肉桂、红花各10克,冰片2克,蜂蜜适量。 前三味均研细未,蜜调成饼,放油纸上,厚约0.5厘米,敷患处,并包扎固定,隔日虞药:次,一般3~5日见效。 前臂挠侧伸肌炎。 方5 高粱米糠~克、白酒适量。 前一味上锅蒸半小时,酒调匀,趁热敷患处,每日1次,注意匆烫伤。 浆液性肋膜炎。 小药方缓解静脉炎 静脉炎(全称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急性无菌性炎症。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患者有疼痛肿胀感,静脉炎轻者会直接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重者就可能产生肌肉萎缩、坏死,甚至被截肢。患了静脉炎应及时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推荐一个小药方,辅助缓解静脉炎:取鸡血藤30克,元参、双花各60克,甘草乳香30克,土茯苓60克,用水煎服,每日两次。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的作用。静脉炎患者可以在咨询专业医生后使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点个在看,一起为中医智慧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pz/7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四大抗菌精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