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蜂蜜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物质,如果妥善保存,可以几百年不变质,营养也不会流失。2、蜂蜜可以减少心血管系统的脂肪堆积。

3、蜂蜜是唯一一种非人工制造的甜味剂。

4、蜂蜜不会像经过提炼的糖和蔗糖那样在胃里发酵,因此不会有被细菌感染的风险。

5、蜂蜜可能是糖类中最简单的分子形式,因此无法继续分解。这使它可以直接通过小肠进入血液,不会像蔗糖那样引起消化系统问题。

6、蜂蜜是睡觉时燃烧体内脂肪的最佳燃料。睡前一杯蜂蜜水,能有效帮助减重。

7、蜂蜜是治疗烧伤的最好物质。蜂蜜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使患处快速康复,而且不会留下疤痕。

8、科学家在蜂蜜里已经发现了多种抗氧化剂,其中一种抗氧化剂只存在于蜂蜜中,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

9、蜂蜜是治疗小儿咳嗽的既安全又有效的食品。

10、锻炼前后吃点蜂蜜的人,比不吃蜂蜜的人体能恢复快3倍。

蜂蜜药膳:

△蜂蜜萝卜:取鲜白萝卜洗净,切丁,放人沸水中煮沸捞出,控干水分,晾晒半日,然后放锅中加蜂蜜克,用小火煮沸调匀,晾冷后服食。适用于消化不良、反胃、呕吐、干咳等。

△蜂蜜鲜藕汁:取鲜藕适量,洗净,切片,压取汁液,按1杯鲜藕汁加蜂蜜1汤匙比例调匀服食。每日2-3次。适用于热病烦渴、中暑口渴等。

△鲜百合蜂蜜:鲜百合50克,蜂蜜l-2匙。百合放碗中,加蜂蜜拌和,上屉蒸熟。睡前服,适宜于失眠患者常食。

△芹菜蜜汁:鲜芹菜-克,蜂蜜适量。芹菜洗净捣烂绞汁,与蜂蜜同炖温服。每日1次。适宜于肝炎患者饮用。

△蜂蜜首乌丹参汁:制首乌、丹参各15克,蜂蜜15毫升。制首乌、丹参水煎去渣取汁,调人蜂蜜,每日1剂。适宜于动脉硬化、高血压者。

△蜜糖羹:蜂蜜毫升,放碗内蒸服。每日3次,空腹食用。适宜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蜜奶饮:蜂蜜50毫升,牛奶50毫升,黑芝麻25克。黑芝麻捣烂,同蜂蜜、牛奶调和,早晨空腹温开水冲服。适宜于产后血虚。肠燥便秘。面色萎黄、皮肤不润等症。

△蜂蜜核桃肉:蜂蜜0毫升,核桃肉0克,核桃肉捣烂,调人蜂蜜,和匀。每次服食1匙,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宜于虚喘症。

△蜜酥粥:蜂蜜适量,酥油30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加水煮粥,酥油及蜂蜜,稍煮。适宜于阳虚劳热、肺痨咳嗽、消渴、肌肤枯槁、口疮等。

△油煎鸡蛋蘸蜂蜜:鸡蛋l-2个,蜂蜜l-2匙。油煎鸡蛋,趁热加人蜂蜜,立即进食,连食2-3个月。适宜于小儿支气管哮喘。

△蜜梨膏:取生梨,用榨汁机榨成梨汁,加入适量蜂蜜,以文火熬制成膏。每日一匙,适宜喉咙干肿,能清热去火、生津润喉。

△蜂蜜雪梨水:取雪梨1-2个,削皮去核切块,放入炖盅内,加少许冻开水,置锅内用文火隔水炖约1小时,取出待凉后加入2勺左右的蜂蜜搅匀即可喝水吃梨肉,可达到润肺润燥的功效;缓解口干、口渴、咽干等症。

△香蕉蜂蜜粥:用大米50-克,香蕉克,蜂蜜适量。将大米熬粥后,加入切成小段的香蕉,待凉后加入蜂蜜食用,可润肠通便、滋阴养颜。

△蜂蜜萝卜汁:取白萝卜克,洗净,去皮切碎,用洁净纱布包好榨汁,每次取60毫升加蜂蜜一匙调匀吞服,每天三次,连服3-5天,对便秘者疗效最佳。

△蜂蜜藕粉:藕粉30克,用滚开水冲搅成糊状,加入蜂蜜30克温服,有清除虚热、润肺止咳作用。

△金银花蜜水:金银花30克,用水两碗煎成一碗,去渣取汁,冲入蜂蜜20克,分早晚两次服。可治流感,咽炎,老年人便秘。

△蜂蜜冰片饮:蜂蜜50克,加冰片粉末0.3克同饮,早晚各一次,可治声音嘶哑。

△蜂蜜桑椹膏:鲜桑椹子不限量,捣烂后用纱布包好取汁,加热浓缩后加入适量蜂蜜,煮成膏状,冷却后装瓶。每天早晚各服两汤匙,开水冲服。可治青年白发,病后气血两虚,神经衰弱等症。

蜂蜜的15种吃法:

1、白蜂蜜、威灵仙各50克,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连服一周,对食道癌有一定疗效。

2、蜂蜜克,开水冲服,治误吞水蛭(蚂蝗)。

3、蜂蜜50克,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治干咳,痢疾,习惯性便秘和老年便秘;若加冰片粉末0.3克同饮,可治声音嘶哑。

4、蜂蜜-0克,顿服,治肠套迭。

5、蜂蜜与冬瓜汁各一杯,共调服,治妊娠小便不通。

6、蜂蜜搽患处,或加生葱白共捣烂外敷患处,治一切水火烫伤和疮疡。

7、每日早晚服蜂蜜两、三次,每次三汤匙。可治高血压,冠心病。

8、藕粉30克,用滚开水冲搅成糊状,加入蜂蜜30克温服,有清除虚热、润肺止咳作用。

9、鲜藕汁毫升,蜂蜜30克,拌匀服用,每日一次,连服数天。可治肺热咳嗽,咽干喉痛,血热鼻衄等热性病。

10、川贝末5克,蜂蜜30克,蒸半小时服用。治经久不愈的肺燥咳嗽,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

11、黑芝麻15克(捣烂),冲入蜂蜜、牛奶各30克,早晨空腹时服用。可治老年人或妇女产后便秘,亦有美容、黑发作用。

12、白芨、百部各12克,瓜蒌仁15克(捣碎),水煎去渣取汁,冲入适量蜂蜜,分作两次服,可治肺结核。

13、牛奶克,煮开后加入蜂蜜30克,空腹温服。有滋补健身、美容健肤作用。

本文版权归属原作者,内容旨在学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jj/7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