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得懂普洱茶,未必能征服武夷岩茶
小阳春,宜大补。 今日,预备约闺蜜上山,顺道到霞浦吃吃滩涂海鲜。 然,对吃毫无抵抗力的闺蜜,竟然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难怪今天乌云密布。 “别提了,前两天吃鱼,被鱼刺卡喉咙了,医院才取出来,现在喉咙疼着呢,只能喝白粥。” 麻花忍不住打趣:“哟,作为海边人,你还会被鱼刺卡住啊,真是稀奇。” “你懂什么,姐从小到大到吃的都是海鱼!海鱼!海鱼,你懂么,鱼刺大,才不会卡住,这次是败在河鱼的手里了,那刺就是绵里藏针。” 若是没有在海边长大的人,兴许不知道海鱼、河鱼的区别。味道鲜美与否且不说,光是这鱼刺就有大有学问。 海鱼刺大,不容易卡喉咙。 河鱼刺小,稍不注意就中招。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吃了一辈子的鱼,竟然也败在了河鱼身上。 闺蜜的生活小插曲,让麻花联想到了近日茶友所反馈的喝茶经历。 典型地败给“经验流”。 事件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今年牛栏坑肉桂刚上市,一位壕系朋友光顾了微商城。 并私信了一番:“我都是喝十几万一斤的冰岛古树茶。喝了十几年的普洱茶,要好点的肉桂哈。我喝得出来的。” 哇,一听就是壕。 感觉牛栏坑肉桂气焰都嚣张不起来了。 但,牛栏坑肉桂岂是能轻易服输的。 牛栏坑肉桂一出,谁与争锋。 和麻花打过交道,喝过岩茶课堂出品岩茶的茶友,都知道咱家岩茶的品性。 硬气。 更可况这是老坑主亲自操刀,四十几年的制茶经验可是门面招牌。好评率高达99.%。 是的,剩下的0.%非好评率,就是这位喝冰岛古树的大哥奉献的。 原话如下:“你这肉桂,怎么不好喝,辣舌头,还有一股青味。” 辣舌头,莫不是说的辛辣感?肉桂有辛辣感,实属正常。这青味,又从何而来? 这种学术研究,当然要细致。 深入浅出讨论了几分钟,发现了问题所在。我的这位壕朋友,用的是毫升大盖碗泡8克牛肉,而且还坐杯了! OMG,这种泡法,只能用一句话形容:“有钱任性!” “为什么不行这样泡,我的普洱茶都是这样泡的,没问题。” 感觉心态要崩了。 费了一番口舌,将岩茶冲泡的要点说得明白,最后这位朋友来了句文末总结:“牛栏坑肉桂,不过如此嘛,普洱茶就没这么挑。” 心态再度崩盘。 启蒙阶段的茶友,任重而道远,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 此处,我们不禁要拷问灵魂深处:精通喝普洱茶,就一定懂岩茶? 答案是:未必! 普洱茶和岩茶,仿佛隔着整个银河系的距离! 喏,随便就能列举出六点。 首先,二者所属茶类不同。 普洱茶,尚未有明确的归宿。 是绿茶,红茶还是黑茶? 争议不断。 这些,都不影响普洱茶在世人眼中的地位,茶王级别的普洱茶,六位数价格稀疏平常。 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一类,归属茶类清晰明确。 其次,二者生长地不同。 茶,是一个地域浓缩的符号,具有唯一性。 说普洱茶,人家就不会认为它是武夷山产的。 说武夷岩茶,自然也不会代入成云南产的。 从彩云之都到丹霞地貌,云南与武夷山,生态地貌全然不同。 土壤、光照、温度、湿度,整个生态圈都完全不同。 外界的生长环境,直接影响了两种的气质。 一种粗犷,带有雨林独特的气息。 一种细腻,带着丹霞地区独有的风韵。 环肥燕瘦,各有所长。 其三,茶树种类不同。 普洱茶,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制作而成。 武夷岩茶,品种丰富,虽统称为乌龙茶,但品质体系复杂。可分为四大名丛、水仙、肉桂、奇种等。 茶树品种的不同,直接影响二者的香气与滋味。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红提与青提,同为提子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口感。 品种上的特性,注定二者不会拥有相同的命格。 其四,二者制作工艺不同。 制作工艺,画出了一条明晰的楚河汉界。 普洱茶,根据加工工艺的差别,分为生普、熟普。 生普加工工艺: 采摘→摊青→杀青→揉捻→晒青→干燥。 熟普加工工艺: 在生茶毛茶毛茶的基础上再加工。 湿水→反复翻堆→出堆→解块→干燥。 而后根据需要,还有压饼过程。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 采摘→晒青→晾青→做青→炒青→揉捻→复炒→复揉→初焙→扬簸→晾索→拣剔→炖火→精制分筛等近二十道工序。 不同的制作工艺,就像是各类烹饪手法。爆、熘、炸、烹、煎、溻、贴、瓤、烧,同一种食材,都能拥有不同的味道。 在完全不相同的工艺下,怎么还会有一样的味道? 其五,二者冲泡方式不同。 冲泡方法,大同小异。 同的是二者都可以用白瓷盖碗冲泡。 异的是二者的投茶量、出水时间等,完全不一样。 就连盖碗大小的选择,也是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普洱茶,使用大叶种制作而成,条索粗大,最好适应大容量的盖碗冲泡,如茶友所用的毫升大盖碗,就是为普洱茶准备的。 对于身量较小的武夷岩茶来说,毫升太大! 8克的茶,搭配毫升的水,会冲淡岩茶的味,自然无法解锁岩茶的真实味道。 比如水加多了,影响了稠度,影响了落水香,影响了耐泡度…… 又比如,普洱茶(尤其是上了年份的熟普)适合用紫砂壶泡,细腻的毛孔,吸收了熟普不该有的气味,返璞归真,让普洱茶最纯正的香气展现在世人眼前。 武夷岩茶,经过紫砂壶这么一吸收,反而失去了最大的竞争利器——香气。 汝之砒霜,彼之蜜糖。 最后,二者感官体会不同。 在一系列外界的综合作用下,毫无意外地,普洱茶与武夷岩茶,拥有独立的香气、滋味系统。 武夷岩茶,香清甘活。 普洱茶,滋味香气受年份影响大。老茶汤甘醇,易带陈味。新茶青草味重,汤水清爽。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茶类的选择,应了那句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这世上最难复制的,便是成功之路。 从一个茶类,跨越到另一个茶类,所有的品茶经验都要清零,从头开始。 喝过茶,意味着您有一定的喝茶经历,懂得如何正确使用盖碗和紫砂壶,也懂得基本的茶道。 只见一斑,可窥全豹,并不适用在喝茶上。 精通普洱茶,未必就能一下子喝懂武夷岩茶。 当我们向一块新领域发起进攻时,还是先抱着一颗虔诚的心,认真学习吧。 若是来砸场子的,另当别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头部白癜风北京中科曝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ry/2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茶你喜欢,用心分享武夷肉桂冲泡茶汤
- 下一篇文章: 每一杯泡坏的岩茶背后,都有一个没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