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_p2/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从客服妹子那,听到一个用紫砂壶泡岩茶的案例。

有位四川茶友买了一份岩茶,拿到手后,泡出来的茶味觉得很重很苦。

头道茶就苦,没办法适应。

觉得茶汤苦味太重了,简直是覆灭了对岩茶的认知。

经过了解,发现茶友用的是紫砂壶泡茶。

比起盖碗的瀑布状出水,紫砂壶的茶汤倒出速度,可想而知是够慢的。

要不然,那句经典的俗话是怎么传来的?

茶壶里煮水饺——有料倒不出!

相比下,盖碗倒出茶汤的过程,可要酣畅淋漓多了。

据大胆猜测,岩茶头道茶汤就被泡得特别苦的原因,多半出在茶具上。

于是,客服妹子就建议,换白瓷盖碗再试试。

茶友不解,如果往后泡茶都用盖碗了,那我的紫砂壶要怎么办?

听到茶友的提问,客服妹子一愣,然后很快就反应过来。

“咱们喝茶是为了追求愉悦的享受啊,不是为了养壶。如果为了养壶,白白牺牲好茶,还得委屈自己喝下泡苦的茶汤,这不是本末倒置?如果为了养壶,那倒也简单,等茶味泡淡了,再用叶底养壶也可以嘛。”

听完这客服妹子这番机敏的解释,茶友欣欣然地接受了。

《2》

论泡茶,盖碗与紫砂壶之间该如何抉择?

这是让很多茶客纠结的问题。

对不少茶客而言,一把被自己用了许多年的壶,在年年月月常相伴下,已经用出了感情。

忽然间要改用盖碗,心里一时半会还需要有适应期。

像开篇的那位茶友,在打定主意要尝试盖碗泡茶后,心里还在挂念养壶的事。

当然,还有更多的人相信,办法会比困难多。

比如,在看到紫砂壶会吸香,要“一壶侍一茶”时。

就有位紫砂控茶友,特意过来私信提问:

“不同香型的肉桂,可以用同一个紫砂壶吗?”

麻花不解,干嘛不用盖碗?

基础款的白瓷盖碗,性价比高,物美价廉,出汤利落。

更重要是,瓷质不会吸附茶香。

用盖碗泡茶,压根就不用再担心专壶专用的问题,而是百搭适用。

然,那位茶友也很执着,说是他很喜欢用紫砂。

他在网上看到有人说,紫砂壶要专壶专用的说法比较扯淡。

泡茶时只要不随意将茶叶混泡,就不用担心串味。

泡岩茶时,只要别和其它非岩茶的茶叶共用一个壶,就不会影响养壶,也不会影响口感。

看完那位茶友的留言提问,麻花感觉,他的想法比较“别扭”。

颇有几分“道理我都懂”的意味。

这时,再去纠结于答案,也就没有意义了。

回到前面的问题,不同香型的肉桂,能不能用同一个壶?

麻花的立场还是很坚定,建议用盖碗。

要是觉得同样是武夷岩茶,同样是肉桂茶,那么共用一把壶应该问题不大。

那么,大可直接试试。

经过实践对比,才能出真知。

《3》 

岩茶里,肉桂的香型很丰富。

虽说,岩茶的品种香就一个。

但从岩茶的实际风味表现看,肉桂的香型变幻,端的是多姿多彩。

除了品种香是桂皮香外,肉桂有花香为主的,也有重花果香的。

从肉桂的口味流行历程看,早几年蜜桃香肉桂大火大热。

而去年的行情里,大家显然是对“大桂皮”更津津乐道。

话说,单以香气论,肉桂到底能分出几种?

这个问题麻花给不出标准答案。

去年在度假村的一家茶叶店里,当店家一口气亮出十几种不同风味的肉桂时,着实让人吃惊。

据茶掌柜的介绍:热门点的,包括蜜桃香肉桂、桂皮香肉桂、玉兰香肉桂等,肯定要备货。

但因为平时店里不时会有人进来问,有没有XX香型的肉桂?

索性,就做了万全措施。

连桂花香、焦糖香、奶油香、坚果香……甚至连木质香肉桂等比较冷门小众的口味,都准备上了。

欣赏完那家店的产品架,麻花顿觉眼界大开。

难怪有的武夷山茶农会评价,“肉桂是目前为止商业价值最高的品种,可塑性很强!”

不过,众多香气各异,茶香不同的肉桂们,要是全都用紫砂壶泡茶。

那么这些茶香个性迥然的武夷肉桂,香气表现力肯定会大打折扣。

因为,道理很浅显。

比起釉面光滑的白瓷盖碗,不管是哪一种泥料做成的紫砂壶,或多或少都存在吸香问题。

肉桂原本馥郁多变的茶香,经过紫砂壶的毛孔一吸。

顿时间,功力就减了好几成。

更别提用一把紫砂壶,泡不同香型的肉桂。

妥妥的,会导致串味!

《4》

提到紫砂壶泡茶过程存在的“吸香”与“串味”问题。

有某位壶商,曾特意留言反驳。

“紫砂壶不一定会串味,你用盖碗在特定情况也会串味,要是泡茶后茶具不洗干净就泡茶,两者都会串味。”

“盖碗泡完有一种茶后,倒掉茶渣继续泡另一款茶,那么香气同样会附着在釉面,导致串味,所以需要立马洗干净。”

“紫砂壶也一样,泡过茶后的紫砂壶,只要洗净晾干,根本不会留存香气。”

看完对方的长长一串留言,我觉得,ta的行文之间有不少地方逻辑难以自洽。

最明显的一点,对方偷换了概念。

将白瓷与紫砂的材质对茶香的吸附性,悄然转化成,茶具没有及时清洗都会串味。

其实,即便是搬出洗净晾净这点,紫砂壶同样不占优势。

毕竟盖碗的器形设计是分离式的,碗口宽,随便一擦就身光颈靓、光洁如新、干干净净。

而紫砂壶作为“壶”,虽说壶型各异,但茶壶嘴、茶壶底等地,都是卫生死角,难以洗净。

且,紫砂没有光滑的釉面傍身,材质表面相对粗糙。

要想达到彻底洗净晾干的目的,很难。

所谓泡茶后将壶洗干净,泡茶前用开水烫一下,就能彻底不留陈茶味的说法,有待考证。

从平时观察看,正因吸香这一点,紫砂壶远不如盖碗有优势!

《5》

何况,紫砂的材质不如白瓷紧密,内部留有气孔。

因这些气孔的存在,紫砂会吸香,留存部分气味。

然,从自然规律看,能吸则一定能散。

这是一把用久后的紫砂壶,能做到不放茶也能有茶香的奥秘。

很多人将“自带茶香”,视为紫砂壶的泡茶优点。

但在麻花眼里,这却是严重的泡茶串味弊端。

随着年久日深,这些早前被吸附进紫砂壶内部的陈茶气味,再次重见天日、重出江湖时,根本难以与清爽的茶香挂钩。

通俗来说,这不过是被"腌入味”罢了!

更加上,当你在冲泡岩茶时,头一道茶的香气被吸附大半。

等到下一冲注入沸水进去,受到沸水的热气熏蒸,再次吐露出上一道茶的气息。

一来一回,只会打乱一款好茶原本层次分明的风味释放节奏~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guia.com/ngxw/12028.html